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小心世界工厂的货款

      当美国消费者正在圣诞树前享受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时,生产这些商品的中国工厂老板们正在大洋彼岸默默祈祷着,能够早点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货款。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主任助理陶林告诉本报记者:“近两年来,特别是2008年,公司深切感受到国际贸易风险上升极为明显,出险概率大幅增加。”

      根据陶林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11月底,该公司在温州辖区内接到的报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40%,报损金额合计为480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00%。

      作为中国惟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该公司的各种数据一向被认为是外贸风险的晴雨表。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出口商已经开始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拖欠货款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中国出口商的利益。

      目前,这种趋势正在由美国向欧洲市场扩散。

      多种因素导致货款拖欠

      欧美消费者钱包缩水,带来的不仅仅是销量下降。

      以出口皮鞋、服装、眼镜等轻工产品及低压电器等家用产品为主的温州在金融危机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欧美房地产市场低迷对温州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低压电器出口的冲击非常大。”陶林表示,这些原因也可能导致了温州的出口信用保险出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产品与公众消费息息相关。失业率上升影响了欧美消费者对未来获得稳定收入的预期,消费者在购物时更谨慎。比如太阳眼镜,人们再不会像过去那样几副几副一起买。货物积存造成进口商资金回笼的问题,造成信用风险的上升。”陶林说。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乐淳指出:“在很多收汇纠纷中,采购商没有能力支付货款,却以货物漏洞,质量问题等理由来要求出口商减价,打折。这是新兴的风险。”

      为了避免收汇风险,乐淳建议企业选择投保,避免过大的下单并拆分合同。“比如100万美元的合同,可以拆分成几个合同来分散风险。并且提高保证金比例。”

      众多国外买家的破产所带来的危害更加引人关注。

      美国研究企业破产机构AACER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美国破产归档案件总数同比增长36.9%, 达91355件。11月的日破产案件数自2005年以来首次突破5000件。

      “如果企业破产,即便赢得诉讼,债权也未必能落实,企业未必能拿到钱。最糟糕的情况是企业倒闭了,采购商消失得无影无踪。”乐淳警告说。

      按照现行法律,如果美国企业是按合理合法程序破产、倒闭,并不属于诈骗犯罪,只能按破产程序等待最后清算。这就意味着,不幸涉入其中的中国外贸企业,几乎是拿不回来什么货款的。

      此外,由于中国出口企业竞争激烈,因此采购商们总能从中国企业那里获得更高的信用额度和更长的信用期限要求。

      目前,中国企业对外出口80%以上采用放账的形式,欧美国家买方付款期限一般在交货后90天,有的长达120-150天。

      更糟糕的是,随着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即使采购商大如美国电路城,英国Woolworths百货,也不能幸免于难。而在传统上,中国供货商对这些大型买家相当信任。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