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服装防患于未然:重视检测
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当地一批来料加工服装进行检验时发现,被检测的四款服装面料中有一款与服装标志内容不符,遂要求企业拆除不合格标签。该加工厂一负责人表示,该批被检测服装面料和标志都由外商提供,他们拿了材料和标志就直接加工了,根本没对外商提供的材料进行检测。 近年来,来料服装加工增长较快,材料和标志一般都由国外客户直接提供,国内企业只负责生产。出于成本等因素的因素考虑,加工厂往往不会对客户提供的面料成分进行符合性验证或安全、卫生项目检测。但加工出口服装上都印有“中国制造”字样,一旦来料加工服装在国外被查出成分不符,其责任就会落在中国服装企业头上,企业就要蒙受不白之冤了。据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类似服装加工面料与标志内容不符的情况,今年以来已发现多起。
同时,不同国家对纺织服装检测标准制定的不同也导致众多企业在产品出口中饱受苦恼。
中国纺织工业(南方)面料检测中心2005年就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认可,其出具的纺织面料检测报告和参数,在美国、英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对外贸易中,因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与进口国的产品标准不兼容、信息与更新不灵活等制约因素影响,不少进口商仍只承认国际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南方面料检测中心也由此遭受部分国外面料供应商质疑。
西樵科丽达针织印花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光说,其实南方检测中心在检测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国际公信力,当国外客户不承认该中心的检测报告时,西樵纺织企业就不得不将产品送到上海、香港等地的国外驻中国检测机构去检测。上海的国外检测机构从收到样品到完成检测,再将检测报告送到西樵企业手中,需要7至10天,而就在这近10天的产品送检期间,企业的货物只能积压在仓库里。
国内国际标准不统一是引起质量检测问题的因素之一,另外,国内企业对服装面料辅料的检测重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些企业能够做到在原料采购阶段就进行检测,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头一批采购的面辅料检测合格后,就不再对后几批面辅料进行送检,放心地加工使用,往往在投产之后,才发现面辅料与头批的成分不符,或者存在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而且,尽管服装上市前必须送检,但不是每批次都要送检。上柜前,商场虽然要求企业出具检验单据,但不要求每批次产品都提供检验单据。再加上检测成本的考虑,导致多数服装企业主动送检的积极性不高。
在市场抽查检测过程中,甲醛含量、pH值超标,染色牢度不够,纤维含量和标识标注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等是服装类产品出现最多的问题。
“某些服装包装用品不合格,也是原因之一。”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院长万平玉介绍,比如衣服里面衬的纸板,或包装封口处的黏合剂,都有可能是甲醛超标产品,这会间接“牵连”服装本身。
因此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从制作工艺、生产各环节来逐一解决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
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上海)中心主任乐季准表示,检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发现企业产品存在的问题,敦促企业不断地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服装品牌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要抓四个重点——“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而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检测,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消费者放心。
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服装企业就要强化质量检验机制。
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实行质量追踪。同时要把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检验人员不但要负责质检,还有指导生产工人的职能。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三是要树立质量检验机构的权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任何部门和人员都不能干预,经过质量检验部门确认的不合格原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许出厂。
如果放松对质量的检测,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小则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大则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影响中国服装业在世界的地位。
2006年六一前,广东省工商局共抽查了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潮州等6市的22家商场、超市、个体户销售的儿童服装商品91批次,剔除纯标签不合格的商品外,内在质量合格率仅为50.6%。不合格产品不仅含有偶氮染料、甲醛等致癌物质,PH值、耐唾液、色牢度等方面也问题多多,安全性能令人担忧。其中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一时间,致癌童装让消费者闻声色变,更给广东服装界带来了一场暴风骤雨。
在童装界紧急整治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各地服装协会(商会)、产业集群和服装批发市场等机构痛定思痛,对服装质量工作形成共识,并正式签署了旨在推动广东省服装行业质量工作、提高服装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的《惠东宣言》。
质量是生产企业的责任,面对质量问题事件的不断涌现,广大服装企业需要加大服装质量检测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