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企业面料里料验收方法参考(二)
2.2 织物外观疵点检验
2.2.1 检验方式
验布机:在自然北光状态下光照度充足时进行检验,必要时在平台上进行检验。
验布速度:根据面料品质和人的能力控制在14-18米/分钟。
验布记录报告表:详细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内容。
2.2.2 织物疵点的评判标准
2.2.2.1面料局部性疵点
①面料凡影响成衣外观质量的各种疵点,都记为一个疵点;
②纬向每20米内可允许有一处超半幅以上疵点,如:粗纱档、紧纱档、薄厚缎、稀纬等,此类疵点折算成两个疵点计;
③破边、针眼等细小疵点在布边不影响成衣裁剪的可不计成疵点个数,但深入布边2CM以上的要计疵点个数。
④如在同一纬向上有两处或多处疵点,按最严重的算一个疵点,其余疵点在布面标出,但不记录在案作为评级的疵点个数;
2.2.2.2里料局部性疵点
⑴凡属局部性疵点,按实际匹长计算,每6米内允许有一处,不足6米的按6米计;
⑵疵点在规定的范围内,色差4-5级以上,无大的色花、档子,用率损耗在正常值3%范围内为A级品;
⑶普通疵点个数超标在2倍以内,轻微色花,节色在4-5级,轻度边松边紧;亏尺在0.5%以内,用率损耗小于5%大于3%为B级品;
2.2.2.3 连续性疵点及散布性疵点
①面料经向疵点允许最大长度为面料实际匹长的3%,如疵点长度超出此范围,面料判为不合格品;
②面料不论何种疵点,只要具备散布性、通匹性,均视为不合格产品。
③里料严重色花,节色在3-4级以下,通匹严重经档,严重呢面不平,亏尺欠码超过2%,严重减裁,判为不合格品;(以上不合格面里料,根据实际情况退货或降级使用,降级使用的面料超出用率的部分需供应商无偿补供。)
2.2.2.4 面料局部性疵点的评判接收标准
面料种类 品等 允许最少疵点个数,包括毛、棉、丝、麻、涤、粘等纤维成分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织物。 A档=优等或一等品 按实际匹长,每10米允许有1疵点,不足10米的按10米计,即每100米至多有10个疵点 B档=二等或合格品 按实际匹长,每10米允许有1疵点,不足10米的按10米计,即每100米至多有20个疵点 C档=三等或等外 按实际匹长,每10米允许有3个疵点,即每100米允许有30个疵点,超出此范围的为不合格产品
2.2.2.4其他检测项目
2.2.2.4.1 幅宽:
⑴ 在每匹中间及匹头、匹尾进3M以上分别测量其3处的宽度,以三处最小值作为幅宽的检验结果;
⑵ 同匹幅宽差值不超过±0.5CM,同批匹与匹之间幅宽差异不超过±2CM;超出此范围为不合格。
2.2.2.4.2 长度测量:所有布匹在自然状态下以平台抽验长度为准,记录每匹米数。记录米数与实测米数要相符,小辫让尺另计。*
2.2.2.4.3 卷长:要求每卷以60~70米为宜,每卷布要求一个段长。整批卷只允许10%可以拼接,段长要在30米以上。*
2.2.2.4.4 纬斜:检验方法:首先在机头处用直角尺度量面料经纬纱的垂直度,然后距机头处3米开始度量,之后每隔10米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