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9温州鞋企有望走出困境

      尽管2008年冬季的温州天气出奇地温暖,但是,众多鞋老板仍然感受到隆冬的寒意。2008年下半年的形势几乎是近十年来光景最差的一段,从10月底开始就有大批鞋厂早早停产放假,流水线开工不足、半数以上停转的企业随处可见。一年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新劳动法实施、物价上涨、成本增长、银根紧缩,还能坚持下来没有倒闭的企业,就是这个“战场”上的强者。

        外销——欧美俄三大出口市场同时发难

        对于外销比重占相当数量的温州鞋来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过去,许多做外贸的温州中小企业,不需要考虑渠道建设,不需要用心经营品牌,只需要按单按要求把鞋做出来,自然就会有销售商把产品推向欧美市场,而且利润可观。自金融海啸以来,欧美订单大幅下降不说,许多海外销售商破产,无力按约付钱,国内鞋厂的货款打了水漂,加工型外销小鞋厂倒闭这几个月来早已不是新闻。与此同时,欧盟针对中国鞋的“日落复审”仍然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尽管目前抽检企业均表现积极,应对得当,但综合几年来欧盟一贯的态度,压在中国鞋头上的出口重税短期内仍然无法解除,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另一边,俄罗斯市场也利空频传,“灰色清关”阴影难散,2008年9月以来,俄罗斯税警又开始大批查封中国鞋,其中,300余家温州鞋企被查封4000多个集装箱,约70亿元货值的鞋子被扣,可谓损失惨重。温州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灰色清关”的影响,008年11月份温州对俄出口同比减少46.58%之多,数字惊人。一直以来,欧洲、美国、俄罗斯是温州鞋产品出口的三大主力市场,而今,新愁旧患一起发作,这三大市场的贸易形势均一片萧条,外销鞋业大滑坡成为必然。

        内销——年关前欠款难收顽疾发作

        又到一年收官时,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到了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刻,对于鞋类行业的诸位人士来说,却是一年最头痛的时候到了。在温州,鞋厂与材料商、代理商之间的账务问题由来已久,甲欠乙的还不了,乙欠丙的也就一直拖着,在年关前一起发作,往往扯成一笔糊涂账。而2008年对于温州鞋厂来说,欠款问题似乎更加严峻。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鞋厂倒闭严重,这一年来,不少材料供应商都感觉到了欠款的潜在危机,纷纷与鞋厂协商改变过去的结款方式,过去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结一次材料款在许多鞋厂内十分常见,现在往往需要月结,甚至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时,由于这一年来温州本地对制革业严厉打击和查处,导致大量鞋用皮革生产外迁,温州本地不再具备便利快捷的供货渠道,许多材料商货源不足,这也促使材料供应商改变过去松散的结算方式,改为现金结算,降低自身经营风险。这样一来,鞋厂一方的资金压力就增加不少,而无奈的是,材料商一方给鞋厂的压力大了,鞋厂却无法将同样的压力转嫁给自己的欠款对象,代理商的账款依旧难收难清。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多争取市场份额,多占领市场,许多鞋厂在开始建立销售渠道时就给予了代理商过于宽松的条件,而少了约束和制约,这些鞋厂的代理制度往往存在缺陷,而损害的往往又是鞋厂的利益,过分依赖代理的结果是始终未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欠款积累多,库存积压多,最后买单的还是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鞋厂一方面要应付材料商结算周期变短、现金交易增加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善代理欠款的现状,再加上2008年夏季前后,国内许多原材料价格忽然爆涨,于是有一批企业的资金链条运转不畅,不得不压缩产能,放慢生产节奏,停产、半停产成为普遍现象。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