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 英山“缝纫妹”意气风发再出征
1日(正月初七),两辆“浙”字号大客车,满载130多名意气风发的打工仔,从英山县就业局出发。近几年来,英山县就业局坚持“教技能,送一程”,每年培训山区劳动力3000多人。
自1999年始,该县劳动就业局就主动联络宁波服装市场、武汉建筑市场,以英山缝纫妹子、长安建筑技工输出为主,创立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叫响了“缝纫之乡、砌工摇篮”品牌。
为提高裁缝艺人技术,劳动局邀请浙江等地知名企业来英山创办培训基地。全县建立9个缝纫培训基地,对“土裁缝”进行“回炉”培训,重点学习服饰设计、裁剪打板、电脑绣绘等职业技能和素养;还与建筑公司等企业合作,从“测量、识图、绘图、浇注、砌墙、粉刷”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做强了“英山裁缝、砌匠”等劳务品牌,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的企业热衷接受英山的“缝纫妹”、“建筑郎”。多年来,该县劳动就业局当“红娘”,为农民工联络就业岗位7.2万人次。
如今,英山在外打工的两个人中就有一个“缝纫妹”、“建筑郎”。仅去年,全县有5500名“土裁缝、名砌匠”活跃在毛里求斯及浙江、上海、武汉、福建等国内外知名服装、建筑企业,人均年收入约两万元,实现劳务收入九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