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解析服装生产模式 从粗放到精细难在哪?

       当前中国服装界的学术界与企业界应该更多的关注于服装的生产环节,推动精细型的生产模式,改变管理思维与范围,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因为,一旦周边低制造成本国家(如北朝鲜、越南等)的主(面)、辅料等服装上游与周边的条件日趋成熟后,中国必将失去生产优势,而在世界上”服装生产大国”的地位也只能拱手让人,这绝非危言耸听同时懂服装生产技术与IE工程的人才缺乏在辅导一位客户规划流水生产厂,接连应聘几位号称有多年流水经验的应试者之后,赫然发现这个产业的人才IE专业的不足问题真是太明显了。

        面试中,每每问到”怎么进行女装生产的流水化?”,一致性的回答就是”拆工序”,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而再一问”流水过程中的换款,应如何进行?”有的就回答”备好主、辅料投入流水线”;要嘛就干脆一句话:那不是问题!!;不管是指导工、车间主任甚至厂长也好,就是没有人懂得”生产线平衡”Line Balance!!,就是没有人会考虑生产周期与半成品数量!!就是没有人考虑换款时的事先规划。

        进一步询问,原来他们所谓的流水是”粗放型”流水,果真是拆好工序,备妥主、辅料就投入生产线;当然车位的技术能否承担该工序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考虑;遇上瓶颈,再来调整,遇上不良品,再来返工;于是,生产在线的半成品数量总是堆积如山,交货期总是一延再延,瓶颈工序之后的车位总是工资低下,只有靠工资包底暂时稳定工人情绪。

        从实务入手的资深生产干部都是如此,难怪服装产业要升级真的很难。

        而令人不解的是,IE虽然在若干高等院校(例如,清华大学)开始设立IE本科系所,甚至硕、博士班;但是在以服装为主的高等院校,专门针对服装产业的IE研究却很少,殊不知,服装产业与其它产业间在生产中极大的差异就是在于”返工”(大量倚重人力生产的必然结果)。

        其它产业在进行生产平衡时,甚少考虑返工问题,因为,只要是不良品,几乎只有报废一途;但服装产业除非是开了凤眼或前襟的部分作业,无法返工之外,其它的几乎都能”返工”重来。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式:

        假设某一服装厂进行流水生产,试求第n道工序后的良品是多少?

        n=第n道工序

        Q=该款服装的总件数

        Qn=N道工序之后的良品数量

        R=每道工序之后平均返工率

        则Qn=Q×(1-R)n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