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年过后仍迷茫
进入2月份,欧洲天气本该转暖,但近日大部分地区却普遍降雪,寒如隆冬。除了天气,让人感受到寒意的还有惨淡的经济形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风暴对欧洲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欧盟最近发布的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说明欧洲经济正值隆冬。
反映欧元区和欧盟总体经济活动情况的经济敏感指数继续恶化。欧盟委员会1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欧元区的经济敏感指数继去年12月份大幅下滑后,今年1月份继续下降1.5点,降至68.9点,为1985年1月开始此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当月,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经济敏感指数下降了3.1点。另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11月份,欧元区和欧盟工业生产继续双双下滑,同比降幅都高达7.7%。分析人士认为,工业生产大幅下滑表明欧元区和欧盟经济的衰退程度不断加深。
出口贸易是欧元区和欧盟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萎缩,欧元区和欧盟出口严重下滑,出现外贸逆差。欧盟统计局1月16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1月份出现了70亿欧元的外贸逆差,当月欧盟的外贸逆差达238亿欧元。此外,失业率和失业人数的攀升显示欧洲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欧元区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7.9%升至8.0%,远高于2007年12月份的7.2%,为连续第九个月上升。
由于受金融危机重创,欧洲的经济形势在今后的一年内会不断恶化。各行业管理人员认为,年内企业还会大幅裁员。欧盟委员会预测,欧元区失业率2010年将达到10.2%,这将是欧元区失业率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10%。今年,欧洲人在期待春晖的同时,也盼望着经济复苏能早点来临。
美国:久病没成医 颓势加重
■ 据新华社报道
最新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已经陷入衰退一年多之久的美国经济颓势加重,特别是消费、住房领域低迷局面未有改善。
美国商务部2月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美国人开始多存钱、少花钱,去年12月份该国个人消费开支比前一个月下降1%,是该数据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出现如此长时间的持续萎缩前所未有。此外,当月美国个人收入也环比下降了0.2%。2008年,美国的消费开支比上年仅增长3.6%,为1961年以来的最小增幅。个人收入增长3.7%,为2003年以来的最小增幅。当天,市场传出更多公司裁员消息。有报道说,摩根士丹利将于本月宣布裁员3%至4%,约1500至1800人。据不完全统计,一周以来各行业的美国公司宣布裁员的总数超过了10万人。
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经济呈现典型的消费拉动型特征,因此,消费支出持续下滑意味着整个经济将深陷衰退困境。再加上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制造业也持续萎缩,美国经济可谓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各界对美国货币和财政当局实施强力刺激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局面寄予很大希望。目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主导的819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已获国会众议院通过,即将在参议院付诸表决。尽管多数人认为这一计划将最终获批,但不少观察人士认为,新计划很难对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美联储2月2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尽管货币当局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在去年第四季度,有近六成的被调查银行表示提高了对包括信用卡在内的各类消费信贷的发放门槛,约八成的银行则收紧了对商业地产的融资标准。美林证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甚至指出,美国信贷紧缩已不仅限于“惜贷”,还出现了“惜借”问题。即便金融机构愿意放贷,在经济低迷、就业不稳、盈利下滑的情况下,消费者和企业都在压缩消费和资本开支,不愿负债。
亚洲:中国最重要 引领复苏
■ 本报综合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2月2日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非常重要,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是可能实现的。卡恩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将为6.7%,但考虑到中国仍有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其8%的增长目标“具有挑战性,但是是可能的”。他强调,中国经济过去的表现总是超出人们的预期。
在亚洲经济方面,卡恩表示,由于亚洲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因此,在世界其他经济体仍处境糟糕时,亚洲经济体不大可能出现复苏。但是,随着欧美经济明年初可能出现复苏迹象,亚洲经济体复苏的步伐也将加快,“情况一旦好转,一些亚洲经济体将在经济复苏中遥遥领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下调了亚洲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全球经济显著滑坡对亚洲地区造成较大冲击,但只要亚洲国家能够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预计亚洲经济将迅速反弹。
卡恩表示,IMF预计亚洲地区GDP今年的平均增幅在2.7%,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幅在5.5%。IMF去年11月份曾预计,亚洲经济今年将增长4.9%。卡恩表示,IMF下调上述预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但也有一些乐观的理由,一些亚洲经济体很有可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他说,IMF预计亚洲地区的平均经济增幅将在2010年回升至5%。
卡恩还表示,与日本之间的有关向IMF贷款1000亿美元的谈判已近结束。这是IMF为将紧急贷款能力提高一倍至5000亿美元而采取的部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