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 看各地服装业如何出击
2月2日,农历2009年正月初八,记者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下午14点,记者拨通了东莞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日晖的电话,寒暄之后,潘日晖告诉记者,这个春节他过得并不轻松。作为服装产业重镇的行业协会秘书长,面对眼下产业困境,他要思考的东西很多,大到东莞整个城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小到某家企业又面临资金困难、某家企业效益不好又要裁员,他都要过问。在他看来,2009年的春节,很多企业不是在“过年”,而是在“过关”。
潘日晖表示,近几日,协会将召集成员单位开会,商讨目前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这场危机,在中央推出一系列税收、贷款优惠政策的同时,各地频频出招,并求招招出鲜。
江苏:“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
以专利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多家纺织企业以产品设计、品牌建设和价值链控制为核心,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贸易风险。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海外欠账、坏账风险,江苏纺织企业运用出口押汇、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有效控制汇率风险。
“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同时拓展内销市场。波司登集团一些自主品牌通过在美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设立分公司和专卖店,进军国际市场。波司登、阳光等企业的内销比例较2007年均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实施省内南北梯度转移。苏南企业利用苏北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实施梯度转移,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仅苏北宿迁地区2007年以来就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南北产业转移项目1987个,苏北地区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产业南北转移成效显著。
山东: 力保产品销售额
企业实行了大面积技术改造,陆续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在全行业国内先进水平的装备达到60%以上,其中棉纺现代化装备达到70%以上。
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着眼长远发展,从重视“创造”跨界到重视“创意”。
重点关注企业管理。积极调整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比重,同时立足扩大内需、优化国内市场结构,工商联手,纺织服装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合作对接,保证山东地产服装“名品进名店”,工商联手开拓消费市场,极力保持产品销售额稳定。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