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的定制流程
脚的度量
准确地度量脚的尺寸和形状,这是设计、生产合脚楦头的关键步骤。在此我们介绍一组实用的脚度量参数及度量方法。先定义一条参考基线,该线经过脚后跟中间,穿过第二跖骨的远端(即第二脚趾关节)的中间。再定义前掌线,该线从第一跖骨远端(即大姆趾关节)的内侧,通常也是大姆趾关节内侧最凸出处开始,至于第五跖骨远端(即小姆趾关节)的外侧。下面再定义三个截面。
后跟截面:从后跟最后端起,沿基线量至0.3LB(LB的定义参见下文,例如LB=160mm,那么0.3LB=48mm),该处与基线垂直的截面即为后跟截面。
脚背截面:从后跟最后端起,沿基线量至0.7LB,该处与基线垂直的截面即为脚背截面。
脚趾截面:从后跟最后端起,沿基线量至1.25LB,该处与基线垂直的截面即为脚趾截面。
现在定义一组脚的度量:
跟掌长(LB):从后跟最后端起,与基线并行量至前掌线的中间。实际度量时可量得从后跟最后端起,与基线并行量至大姆趾关节及小姆趾关节,然后取二者的平均值,即将二值相加再除以2。
脚全长(LT):从后跟最后端起,与基线并行量至最长脚趾的前端。
前掌宽(Wb):沿前掌线量得的宽度。
前掌周长(Cb):沿前掌线量得的周长。
前掌线的倾角:前掌线与参考基线之夹角减去90度,通常为10-12度。
脚背高(Hi):从脚背截面中的最高点至脚底平面的垂直距离。
脚背宽(Wi):脚背截面中最外侧点至最内侧点的水平距离。
脚趾高(Ht): 从脚趾截面中的最高点至脚底平面的垂直距离。
后跟宽(Wh):后跟截面中不高于图中H点(0.25LB)部分中最外侧点至最内侧点的水平距离。
后跟上部宽(Whp):后跟截面中H点(0.25LB,见图)外侧至内侧的水平距离。
由于脚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在受力时,例如站立、步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为了获得脚在受力时的度量,我们推荐二种度量姿势。站立姿势:二腿直立于平面上,二脚承受相同的力,这种情况下,每个脚各承受大约50%的体重。坐姿:坐于一把与膝盖同高的凳子上,二脚平放于平面上,以量右脚为例,将右手的肘按于右膝,上体前倾并向右膝用力。在这种情况下右脚承受大约25%的体重。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脚从平放于平面不受力到承受100%体重,其尺寸和形状有显著变化,其中大部分(50%以上)变化发生在受力不高于10%体重之前。换而言之,受力超过10%体重以后,脚的尺寸和形状变化相对较小。还要注意,由于软组织的膨胀会引起脚尺寸的变化,建议在做适量的体育活动以后,例如步行半小时,再做脚的度量,以避免度量值偏小。另外,如果打算穿厚袜,应视袜子厚度对度量值做适量调整。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