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转型的动力在哪里

      转型的动力在哪里

      2009年元月,在占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总产量约一半的浙江台州,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原龙头企业——飞跃集团核心业务被重组,飞跃集团由浙江台州星星集团等7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新飞跃(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取代。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虽然新飞跃董事长仍由原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兼任,但邱已基本被排除出决策层。

      作为曾经的大型外向型民营企业,飞跃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出口基地,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和“全球最具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 2008年上半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下游纺织服装产业萎缩以及自身管理缺陷等因素影响,飞跃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直至濒临破产重组。

      之前,每一位专家为飞跃开出的药方几乎清一色是: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可这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的问题远比当年日、韩的经济转型复杂的多。日、韩当年忍痛放弃了一些制造产业,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但其获得了产业升级,从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设计中获利。但中国的现状大不一样,需要制造产业来解决庞大的就业需求。

      飞跃也不是不知道产业升级的大道理。当初,“飞跃”卖一台缝纫机挣不到一包香烟钱。后来技术创新带来10倍以上的价格提升,甚至创下1000多美元一台的销售纪录。邱继宝心里很明白:“飞跃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把缝纫机的重量降为5公斤,但价格涨到100美元。”

      于是为了在技术转型上有所突破。除了收购了日本的一家小型工厂,聘用德、意、日等国家的缝纫机专家和科研人才进行研发外,飞跃还举债斥巨资搞技术创新,从美国、韩国引进世界先进的加工设备。1999年,飞跃机电一体化多功能家用缝纫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从此结束了日本缝纫机单向对中国出口的历史。

      即便是2008年,危机伊始,邱依然在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占用大量资金大搞研发、技术改造。但邱继宝等不到产业升级的回报期就已迎来了“寒冬”。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速度太快,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根本不可能与之同步。邱继宝不停地跟人民币赛跑,没有时间喘息,后来,他不得不求救于致命的民间高利贷,最薄弱的一环资金链终于断裂,让飞跃走上了不归路。

      谈及飞跃,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依然唏嘘不已。但田民裕始终认为,整个缝制机械行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已经到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刻,大而全、小而全、散、乱的局面必须经过行业内的重组兼并。田民裕告诉《小康·财智》记者,“在经营理念上,企业必须从规模数量转型为质量效益;在技术上,从单纯模仿、跟风转型为自主创新,产品真正符合用户需求上;在产品上,从同质化转型为高质量,有竞争力的精品战略。”

      田民裕认为,在危机时刻,就一个企业而言,必须转型出来,找准自己的产品定位,主打产品,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

[1] [2]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