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纫机行业怎样“抱团”发展

        “抱团”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企业迎战困难的一种战略。我国缝纫机行业自成体系,零件供应、整机生产、经销商销售,产供销链环十分紧密。但面对金融风暴,似乎同仁们都日子过得不错,完全没有必要“抱团”。“抱团”不单单是为了取暖,更深层次的意义要多多玩味。

     “抱团”的“三种形式”

         战略定下之后,剩下就是如何执行。“抱团不是简单地大家聚集在一起,或者产能的叠加。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的重组、优化和建立。”。

         当前,危机倒逼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纺织产业升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对管理、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的创新和培育来增强行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行业有效整合社会和行业科技资源、系统组织、优势互补。“抱团就是企业、行业一种很好的选择。”

      抱团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产业链分工、合作的过程。大家以往都是互相封闭,现在,通过‘抱团’可以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合作化程度更深。欧洲就有裁剪公司、打包公司。“抱团”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优势资源的共享;二是优劣互补;三是大企业带动小企业。

      “三个合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缝纫机企业在危机中遇到的不只是困难,还有提升。抱团视野要放在重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上,借机走向产业链的高端。“抱团”要从全球竞争的角度重新考虑,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以提高长缝纫机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抱团”是一种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每个企业自己的事情,在抱团的过程中,要注意形成三个合力:

      一是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层面,政府出台产业政策时要为企业考虑,行业组织的行动也要考虑为企业服务问题。基本可以认为是政府出面引导,行业组织协同,大企业牵头。

      二是国内企业层面,打破以往单个企业大而全、什么都干的状况,把一些任务分配给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产品质量、技术含量高的加工环节,转给专业化水平强的中小企业,让产业分工更细、更合理化,进而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但不要在价格上内讧,应该本着把机器设备做好,让市场接受我们的价值与价格,产品做的有毛病,才会在价钱上打折。已经有不少的企业从“摇钱树”沦为“苦菜花”。

         三是国内外企业层面,国内企业可以与国外企业建立一些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多种合作。

         事实上,海外进口商以我国提高出口退税率为由压低价格的情况已经普遍发生。而且,我国缝纫机市场不是对世界市场无足轻重的出口小国,而是占有70%份额的世界出口大国,危机时期过分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可能引发范围广泛的贸易战,反而令我国自身受害。14%的退税率未必能够维持很久,一旦危机高峰过去就有可能降低,企业不能躺在出口退税上不思进取。缝纫机企业的出路还是要通过调整转型,企业要规划自己的中长期措施。

         技术进步和人类需求发展无止境,产业升级相应也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产业升级因其特点需要不同的时间,生产环节的升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效,流通环节的升级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效。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我们多年积累的经济实力和组织动员能力,我们能较快完成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打响自主品牌。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