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凝聚行业力量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缝制机械行业发展

         缝制机械行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行业。2008年下半年以来,行业整体上效益下滑,国内外市场萎缩,行业在快速运行中刹车,企业心理准备不足,对经营者的信心造成较大的冲击,较早地感受到“冬季”的来临。

         缝制机械行业协会在组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到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反映企业诉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正视困难,树立信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组织的“科学发展,谋划2009”新年寄语活动中,看到了行业管理者、企业家在应对当前危机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难得,说明行业已经顺利地度过了心理关,信心正在得到恢复。

         信心是战胜危机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十分重要。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有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金融危机负面影响加剧,行业多年积累的深层面的问题集中释放的环境下,更需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特别要注意,不应该把当前行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忽视了对自身发展存在问题的总结和对错误的修正。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对经济发展规律有更加科学的把握。

         行业如何走出困境,有序发展?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在新年致辞中指出:“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行业在调整中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前行的一年,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共存。今年行业的工作指导方针是‘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推动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将成为协会工作重点。”

         可以说,“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是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内在要求。只是行业处在顺境时被快速发展的表象掩盖而被忽视。现在冷静下来,总结走过的道路,发现行业到了十字路口,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已迫在眉睫。现在业内谈论多的话题是变“危”为“机”,就是逆境中变被动为主动,用倒逼法寻求突破。我们已经看到,行业在逆境中凝聚了力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协作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

        “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谈容易,做则难,全面把握并非易事。有人把转变发展方式称为二次创业,是个艰难的发展过程。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业务定位和发展方向,重新进行生产要素组合,构建与之适应的营销体系。作为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在转变发展方式问题上仅从企业层面考虑是不够的,起码要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思考,否则都不能算是全面。微观层面是指企业,中观是指行业,需要把自己放在产业链上进行考量。

         就整个行业而言,一味强调高端并不现实,也不符合发展的规律,不如讲突出特色。特色就是发挥企业之长,让有实力的企业走高端路线;更多的企业则选择特色发展,通过细分产品类别,在做专做精上下功夫。其实业内不乏这样的成功事例。当前,许多企业在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认识到个体能力的不足,提出“抱团过冬”,采取多种方式谋求同业和上下游企业间的联合,为整合产业资源、发展区域优势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行业管理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从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上规划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推进企业重组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经过前一个阶段的努力,企业正在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困惑,发展理念更加成熟;行业协会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行业指导作用更加突出。随着国家振兴轻工业发展规划出台,行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只要行业上下一心,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就能实现行业在逆境中有序发展。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