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订单狂缺资金也紧张 珠三角6万港企倒闭过半

    据香港工业总会一位负责人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珠三角从事加工贸易的58500多家港企中,有几乎接近一半的数量难以熬过这轮金融风暴。

      傍晚6点,是香港森成制衣厂下班的时间。三三两两的工人缓缓走出车间,冷清的工厂和往年人潮汹涌的下班人流相比,显得有些不协调。

      “今年暂时只招了不到200名工人,看看情形再说。”香港老板成岚雷这样说。这家在东莞常平镇开办已逾20年的港资企业去年工人最多时,还拥有1500名。

      由于订单减少,香港森成制衣厂原本三层的厂房,现在只留下一楼的车间开工,二三楼封闭。

      在成岚雷的圈子里,“基本上没有不困难的外贸企业”。特别是港资企业,因其所处的地域特殊性和几十年来形成的港资企业文化等,在这轮金融风暴中,受冲击更加强烈。东莞市副市长江凌也认为,港资困难程度不只超过了东莞本土的民营企业,而且超过了台资、日资、韩资企业。

      据香港工业总会一位负责人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珠三角从事加工贸易的58500多家港企中,有几乎接近一半的数量难以熬过这轮金融风暴。除去去年倒闭的近1.5万家和今年春节过后没有再开业的2000-3000家,从现在开始到经济复苏,仍将有10000家港企要倒闭。

      珠三角的港企在过去的30年里经历了其花样年华。然而,珠三角港企因何在经济衰退中特别脆弱?

      订单生死线

      “订单就是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命。”研究外向型企业多年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系主任林江教授说。

      然而,正是这个被称为“生命”的东西困扰了大部分困难港资企业,有很多外贸港企甚至数月零订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订单。今年开春后企业几乎难以正常运转,订单都是零碎的。”成岚雷坦率地告诉记者。

      “接到订单就做,没有订单就只有停工。”成岚雷把渴望订单的日子比作是煎熬,而这种煎熬,已经持续了近一年。“2008年的订单量是2007年的一半,而今年的状况,现在只能观望。”

      即使是现有的少量订单,也让成岚雷苦恼不已。“订单价格太低,基本没钱赚。”成岚雷说。

      另一家广州的港资企业——润景鞋业有限公司,境遇几乎和森成制衣厂如出一辙。老板卫凌对记者表示:“上半年估计没有什么起色了,怎么样才可以缓解?这很难说,看经济的形势吧。”

      “如果欧美经济没有好转,国外订单就不会到来。三来一补企业就没有补救的希望。”林江直言。

      林江认为,曾经拥有订单和管理优势的港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优势已经不再拥有。“相反,其在融资和成本上,和本土民营企业相比,存在着更大的劣势。”一家信用担保公司经理说。从春节过后到现在,这位刘姓经理一直在组织力量,对和该公司有业务来往的企业进行调查。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