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小服企:别当“救火队长”?
案例
SL是南方一家专门从事女性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中小型公司。公司从创业至今已近十年,产品设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当地省城的中高档商场及一些主要的商业街道开设了直营专柜、专卖店,外加郊县及少数几个外地省份的部分加盟商,公司年销售额约5000万。
但最近两三年,眼看着别的发展比较好的公司一年一个台阶,而自己公司的业绩一直徘徊不前,这让作为公司创始人的高老板非常头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珠穆朗玛峰还没爬到半山腰,就感觉死活上不去了!
从创业至今,他没有正正经经地休息过一天,每天能睡三五个小时就是万幸,经常半夜做梦都惊醒……
以上案例中的类似情景,在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每天都在上演。常言道:小公司在于经营,大公司在于管理。因此,对于中小型服装企业来说,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狠抓管理,突破管理的瓶颈,这样才有可能跨入大中型公司的行列。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该公司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
成品检验人员发现有一批服装领子起泡,于是向质检主任反映。
“你们干嘛不在生产工艺单上写清粘合时的技术要求?”
“我们只管打样,不管写这。”
“谁让你把机器的温度开这么低,你看,全没粘上!”
“哟,这事怎么赖到我头上了!我只管修机器,能给他们开机器就不错了!”
许多服装公司,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件事似乎有许多人在过问,一旦出了问题,谁都不闻不问。老板怪罪下来,要么都不吭声,要么相互指责。时间一长,部门与部门之间壁垒森严,同事与同事之间怒目相向,甚至相互下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无论大小,都应该明确规定划分为哪些部门,每一个部门的核心工作是什么,衔接工作是什么。这样,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才会有减少乃至消除的前提与基础。
这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队,有守门员,有后卫,有中场,有前锋,大家站在相对固定的范围,相互配合,才能进球,赢得比赛。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