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国内中小鞋企市场五大软肋
去年无疑是多事的一年,自然灾害频频,金融风暴凶猛来袭。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我们的综合国力,考验着消费者的投资信心与消费信心。过冬的心理使得消费者回归到了理性的消费,在购买力上主要集中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鞋服的购买率也受到了影响。
但分析市场反应,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完全与大环境吻合的情形,仍然有一些企业,尤其是运动鞋企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以福建安踏体育为例。其今年前9个月营运数据,批发业务售出2067万件鞋类制品,较去年同期上升48.7%;运动服批发业务增44.7%,总数达2865万件。这样的业绩一方面是资本扩张的力量,更是在2008年奥运年来蜊时,消费者年轻化、个性化、休闲化的消费心理被进一步被触发的市场反应,休闲运动用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与之对比的是,以绅士鞋为主的温州多数鞋企,面临着的是产品老化,亟待调整产品结构。
从渠道的角度来看,据浙江在线报道:当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还处于成本上涨困境中时,今年在全国各个销售市场召开的温州鞋业秋鞋订货会上,最高达50%的秋鞋订单增长幅度,以及不同程度的鞋子单价提升,让温州很多鞋企老板暂时松开了皱紧的眉头。然而这些情况似乎只出现在某些一线品牌,中小文化馆业,尤其是温州的中小企业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一些中小企业主在与笔者交流时,多有抱怨今年的订货比往年更加保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已有库存没有得到合理的消化。经销商的欠款没有到位;另一方面是面对宏观环境的信心不足。
面对市场的连锁反映,以温州为代表的中小型制鞋企业,面临着多重的压力。
资金链的短缺
保持良性的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关键问题。由于目前行业中盛行的三角债,使得企业无法向供应商兑现承诺,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出货周期,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发展策略。另一方面,银根紧缩的经济政策,使得领先贷款坚持的企业,再也没有办法投入,一不投入市场就开始反弹,员工也不断离职。
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
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的生活在水平,同时又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政策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首先是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直接让中小型企业倍感压力,现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原来相对低成本的劳动生产力,这不单是工资问题,还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这让原先生产利润就不高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其利润再出不能与生产成本保持平衡。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