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从“危”到“机”飞跃集团成功重组的“样本”意义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5日电 (记者 胡作华)如果不是政府出手及时,如果不是邱继宝个性顽强,如果不是同行相助有力……飞跃集团,这家久负盛名的民营企业,也许已成了"过眼烟云"。

        2008年3月,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企业命悬一线。十个月后,飞跃集团最终实现重组核心业务,转"危"为"机"。飞跃集团财务危机是去年以来最早反映大型民企遭遇生存危机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其重组过程对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来说同样具有"样本"意义。

        差点"崩盘"

        浙江中小企业多,对于宏观环境变化的反应向来敏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狼来了"却是由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率先喊出来的。2008年3月底,我国缝纫机行业龙头企业、入选"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的飞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飞跃集团)自曝陷入财务危机。

        记者当时赶赴飞跃集团所在地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了解到的情况是,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美国次贷风波以及自身管理缺陷等因素影响,飞跃集团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不但登门讨债的"债主"络绎不绝,企业的银行账号、不动产也被法院冻结查封。台州市政府在一份报告中认为,"由于财务危机,飞跃集团自身已无法支撑,面临崩盘危险"。

        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将飞跃集团财务危机的原因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宏观环境变动使其成本大大上升,二是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造成资产"固化",三是企业股权单一导致决策风险过于集中,隐患早已埋下。

        当时,飞跃集团5000多名员工能否保住就业,飞跃集团身后的近千家配套厂商能否保住饭碗,为飞跃集团提供贷款担保的企业能否保住稳定,皆悬于一线。深陷窘境的飞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邱继宝直言:"那些日子,我是忍辱负重。"

      政府出手

        得知飞跃集团的处境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时度势,果断出手,拯救飞跃。2008年4月初,椒江区和台州市在第一时间为飞跃集团注入9500万元财政借款,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浙江省政府随后召集飞跃集团各家债权银行开会协调,使各家银行达成了"不压贷、不抽资、不起诉"的协议。

        "非常时期的危机应对,必须要有党委和政府的强力介入。"椒江区委书记王建平说,"飞跃事件"反映的并不是单个企业经营问题,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综合体现。保飞跃集团不但是为保住"飞跃"这块来之不易的民族企业品牌,更是为保住飞跃集团的配套厂商、担保企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浙江省高院专门为飞跃集团推出了一项集中管辖制度。2008年7月,浙江省高院要求凡涉及以飞跃集团为被告的民事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统一由台州市中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后者据此受理飞跃集团债务诉讼案件18件。随后几个月,椒江区和台州市中院与飞跃集团各位债权人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谈判,促使原被告达成了分期归还借款的债务处置办法,使法院得以依法解除冻结查封措施。

        终于,飞跃集团在危机的悬崖边缘被拉了回来。尽管2008年产能大幅萎缩,但当年飞跃集团依然实现进出口9123万美元,其中缝纫机出口4700万美元,出口额继续保持全行业领先。

      

[1] [2] [3] 
  • 相关阅读
    1. 让缝纫的快乐不断线!
      中捷为全体员工健康大护航!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