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轻工产业即使被动也必须转变
日前,轻工产业振兴规划目标划定,到2010年,轻工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取得明显成效。
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1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轻工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记者了解到,轻工业振兴规划提出,未来三年将以食品、家电、造纸、塑料、皮革、五金、电池、照明电器、洗涤、轻工装备等行业为振兴重点。
“轻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这份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年轻工业调整和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将引领轻工行业走出困境、由大变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规划主要起草者之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近日乐观地表示。
“我非常赞同温家宝总理在规划中所要求的,振兴轻工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扩大城乡市场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走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之路。”中国家电业资深评论员于清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对振兴规划持谨慎态度。轻工产业振兴规划作用有限,无力将行业彻底带出景气谷底,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萎缩及经济大环境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虽然今年一季度行业盈利能力较2008年四季度的全面亏损有所好转,但仍不容十分乐观,后期走势仍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
重点行业税收扶持
在轻工产业振兴规划中,为支持重点行业结构调整,首先从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据悉,规划将临时降低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高档手表等商品的消费税,提高进口高档消费品关税。
规划将继续提高家电、家具、皮革、五金等轻工6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恢复到2007年7月1日前的水平。并暂时适度提高发酵产品、纸张等出口退税率,对自主品牌出口的企业给予出口退税、所得税等政策上的优惠。
轻工业在我国的工业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轻工业增加值262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0.3%。去年前11月轻工产业实现利税总额6278亿元,占全国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的14.8%。
对于振兴规划起到提振产业作用,目前各界褒贬不一。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规划的核心是以“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贯彻振兴目标。譬如,在资金扶持方面,收储、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将直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国外市场的需求并不能通过我们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激发,税收解决的仅仅可能涉及到出口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但产品或服务竞争力才是强企之路。出口退税政策只能是暂时的。”于清教对此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