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服装业:如何寻找自己根基和特色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概念是以“神”为中心的,我们就可以凭感觉操作;不要以为我们是中国人、生长在中国土地上,就必定对中国概念有天生的认知。当“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对中国概念的运用没有外国的好”的批评声传来时,我们能做的、必须做的,就是更专业、更深入地研究中国概念所依存的历史、工艺、款式、图案、面料等等,以及现在做所需要的一系列现代操作手法,然后以一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出来。

        在中国服装行业,将影响向世界时尚领域蔓延的努力从来也不曾停止。但是,我们是否做出了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服装?是否做出了能代表中国的品牌?是否真的在世界时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底气不足。因为没有“民族的”,所以我们无法成为“世界的”。因此,我们必须花更大力气去挖掘“民族的”。于是,我们听到了“中国概念”这样的字眼。

        “中国概念”,既有中国也含世界,既有历史也含当代。这已经得到中国服装行业的普遍认可。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肯定、否定、质疑等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当奥运临近,中国各种推广活动在国外举行时,国外媒体对此的关注和讨论也多了起来。此情此景,中国服装行业该做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这,无论对于想走出去的企业,还是专注于国内的企业;无论是对于强调中国性的企业,还是张扬国际化的企业,无疑都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国际时尚话语权还被西方掌握着,因为消费者还在跟随西方的流行脚步,因为中国永远是中国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时尚领域,概念的提出早已司空见惯。有的概念的提出是有理有据、众望所归,而有的则只是有虚无实、一个空壳而已。扒开概念本身,再也找不到其他内容。

        中国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源于对设计上的思考。所以,很多人是从设计的角度去理解中国概念的。这是最常接触到的一个层面。而一些企业家和研究人士,则透过设计,开始将其向品牌、产业的层面去延伸,这就是中国概念的第二个层面。

        中国概念,并非一个公益概念,而是一个商业概念。所以,对于设计师和品牌企业来说,空有热情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踏踏实实地站在有消费者需求的市场土地上。

        当很多评论一提到中国服装,就想到抄袭模仿时,设计师心痛、品牌心痛、产业心痛。洪肇设说:“只有做中国概念,才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突破口;作为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做秀是不务实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中国服装对传统文化的引用一直存在,虽然中式服装早已在做,但正如Caravaggi所言:“那些用了传统符号的服装,不能算中国概念。在主要城市的主要商场,还很难看到真正意义上有中国概念的服装品牌。”所以,怎么做中国概念,成了设计师、品牌和整个产业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概念是以“神”为中心的,我们就可以凭感觉操作;不要以为我们是中国人、生长在中国土地上,就必定对中国概念有天生的认知。当“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对中国概念的运用没有外国的好”的批评声传来时,我们能做的、必须做的,就是更专业、更深入地研究中国概念所依存的历史、工艺、款式、图案、面料等等,以及现在做所需要的一系列现代操作手法,然后以一种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出来。

        当中国概念不再局限于设计一个层面,那么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就必须从整体着眼。毕竟,设计是要服从于一个品牌的,而品牌也要服从于一个产业。正如夏华所言,中国概念应该渗透到产业、品牌的整体规划中。

        有国外记者在看了“China Design Now”(创意中国)展时提出,希望能看到真正的中国人在用的产品的展示,而不是一些概念化、表面化的表达。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