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财政部等回应纺织业关心话题
十一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来自纺织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参政议政,反映行业基层呼声。如何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里汇合。记者也带着这些问题,在两会这个平台上寻找行业与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对话。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在记者的提问中部分问题与纺织行业代表的关注点形成对接。
代表关注点:纺织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何时出台?将如何对行业企业实现有效扶持?
陈丽芬:我现在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何时出台。希望规划能侧重“软件”建设,也希望能列出产业升级的重点和具体目标,比如对自主品牌如何认定等。
钱月宝: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振兴纺织行业的配套政策,在推进技术进步、财税金融扶持等方面希望将政策进一步细化,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展新材料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受惠。
部委回应: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近期将陆续出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务院已经全部进行了审议,并且批准实施。这些规划的细则将会在近期陆续向社会公布。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一个远近结合、考虑当前度过金融危机和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规划。经过这一场危机的考验和洗礼,要使中国经济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些规划的时候,既考虑当前,也考虑长远。
规划主旨包括三个内容:
第一,通过扩大需求,开拓市场,解决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包括对一些出口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包括对一部分大宗产品实行国家收储政策,也包括一些结构性减税、减小企业负担、加大企业的信贷供给,这些都是要使重点行业在目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尽快地走出困境。
第二,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力度。这是从中长期来考虑的。要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要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使用新材料。要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能够上一个台阶,适应未来竞争发展的需要。
李水荣形象地将总部经济比喻为“脑袋在里,手脚在外”。据他介绍,化纤产业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以纤维产品研发为核心,带动化纤产业链向差别化及功能化方向发展。研发基地总规划面积为16.67万平方米,项目直接投资50亿元,将形成庞大的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同时也聚集了我国优秀的化纤科研人才,并设有化纤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建成后的化纤产业总部及研发基地,只是钱江世纪城中的一幢写字楼。在这幢大楼里,将云集国内外化纤大型企业、贸易商、生产流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区域运营总部和研发中心。与之配套的是化纤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化纤产品检测中心、行业信息物流中心、行业电子商务中心、金融投资中心和外贸服务中心等机构。其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功能,将使萧山的这幢大楼成为世界化纤产业的行业领导中心和信息中心。该项目将产生每年300亿元的产值、30亿元的利税,并带动全行业及周边地区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总部经济带来的诱人前景,也正是我们毅然决然投资建设化纤总部基地的原因。”李水荣说道。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