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才市行业萎缩现状调查

      才市素有“金三银四”的说法,但今年没有多少人敢对这一点有肯定的期待了。刚刚过去的2月,供需形势急起骤落,所有市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见证了以往一年才会发生的所有情形。目前,各大才市的哀叹声已渐渐归于沉寂,只是迷茫又多了一重。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才市就如同初春的天气一般,脆弱、虚寒又难以捉摸。一阵风吹过,气温骤降十余度,一阵雨袭来,寒意犹似暮冬。

      节后一月,两度供需双下滑

      本月13日,李际华连续第6周走进了厚街的一家人才市场。同上次一样,没投出一份简历,只好悻悻地离开了。不同的是,这次逛的时间更短。

      元宵节后第2天,他从四川老家返回了东莞。14年来,今年是他回去最早、回来最晚的一年,也是心情最忐忑的一年。吃老本的日子,让他过得异常焦虑。

      去年12月初,他所在的那家鞋业贸易公司终于走到了尽头。重新回到人才市场后,比两年前多了一些经验的他,一开始显得信心十足。然而,辗转几天后,随着市场里招工的企业越来越稀落,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再后来,他发现市场里找工的人也越来越少。

      10天后,他带着老婆孩子坐上了回家过年的火车。又过了几天,他走过的那几家人才市场也先后放假歇业。当时,时间离牛年的农历新春还有将近一个月。

      “最近,企业越来越少了,找工的人也少了。来来去去有时还能碰见几个熟人。”李际华说。2月20日的一场广场招聘会上,他投出了6份简历,至今音讯全无。后来,赶场几个招聘会不再拥挤,而投简历也越来越难,“有时真有种越找越孤单的感觉”。

      不久,有关监测数据显示,节后用工市场再次遭遇了供需双双下滑。距离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不过三周。

      李际华已经在考虑回家的最后时间。此前,跟他租住在一起的几个人中有好多都已经离开。

      入场招聘企业数下降近四成

      最近,吴斌(化名)每天也会在焦虑中走进人才市场。不过,他的焦虑与李际华不同。作为一家劳务市场的营销副总,从2月初市场恢复开业之日起,他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很紧。

      开年后的第一场招聘会,供需双降的情景便早早突破了他对市场原有预期的底线。此后,形势稍有改观,但好景不长,从峰尖跌至峰谷匆匆不过数天。“变化得太快了,二月最后一周基本上回到了去年九十月时的水平。”他说。而熟悉行情的人都知道,去年才市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金九银十”。8月市场提前释放,九十两月在一片惨淡中匆匆收场。

      其实,焦虑一直在整个市场中蔓延。

      在市区,中心人才市场的今年首个中高级人才猎头会,外地企业入场三成成了宣传的噱头。该市场负责人郝荣说,外地企业比本土企业的眼光更长远,经济越不景气,企业更应该着眼人才储备。当下市场,应是企业揽才的最好时机。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按照理想状态发展。

      在镇区,虎门一家人才市场的负责人诉苦说,该镇几个规模较大的人才市场对求职者一般是免费开放的,其收入来源主要靠向招聘企业收取一定费用。可是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企业的招聘热情不高,人才市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现在每开一场招聘会,市场都要为凑够一定数量的进场企业而发愁。“与去年高峰期相比,进场企业少了一半。”该负责人透露。

      年初,市人事局做了一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今年1-2月,全市人才市场入场招聘企业约有7000家,与去年同期的1.1万家相比,减少了36%。

     

[1] [2] [3] 
  • 相关阅读
    1.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