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企转型现代化的利器:品牌和创新

        拥有自主经营品牌的企业不超过三分之一,大部分鞋企都是靠外地大鞋企做贴牌加工和对外批发而生存,这一现状阻碍了我市整个制鞋行业的发展——

        丹阳鞋业:期待向现代化转型

        丹阳是全国有名的“皮鞋之乡”,然而近日涉及鞋业的两件事情却发人深思:一是在当前的春季招工大潮中,丹阳鞋业的岗位在招聘会上不像广东、浙江、福建等地那么吃香,在众多的打工族群眼里,总显得那么有点被人冷落的感觉。二是记者随市领导走进一家初具规模的鞋业公司检查节后生产时发现,虽然企业能年产100万双皮鞋,生产红火,但当问到其品牌时,企业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丹阳鞋业起步较早,具有品质良好的传统优势,为何迈不开大步?为何闯不大市场?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在东方皮革商城和有关企业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缺乏品牌和创新意识是阻碍丹阳鞋企向现代化企业转型的关键。

        传统优势独特但缺乏品牌化大手笔

        作为历史悠久的老牌制鞋基地,我市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兴起了作坊式的制鞋业,丹阳鞋也以其扎实稳定的品质在业界拥有良好的口碑。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鞋业品牌大潮风起云涌的十几年后,一批品牌成功突围,多个基地获得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的称号,其中却很少见到丹阳鞋的身影。在国内鞋业格局剧变,品牌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丹阳鞋业多年来在品牌化道路上却缺少应有的大手笔。

[1] [2] [3] 
  • 相关阅读
    1.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铸品牌 造精品|浙江东部高端缝制装备产业园2020年战略经销…
      ​​见证品牌力量 | IMB海外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品牌打下的江山,如果没有产品的支撑,终将是徒有虚名
      铸精英之师,塑独立品牌!布鲁斯2020优秀经销商半年度会议拉…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