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 中国服装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今年的两会,或许比以往任何一届更能牵动参会企业家们的神经: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企业家无疑是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感受最直接的人群。在两会上,他们积极建言献策。新一年国家宏观经济定调、产业政策的走向等无不关系着每一家企业的发展和命运。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给这些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新一年他们如何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会的企业家,他们的言谈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而更多的,是面对复杂环境的从容与信心。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
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
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子公司上市
去年11月18日,作为全国纺织业8位代表之一,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被急邀到北京,参加纺织业现状与发展调研座谈会。今年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
作为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今年参加两会的建议自然也围绕纺织行业。“建议从保民生的角度,继续加大对纺织工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7%。”
去年纺织业外需不足导致出口受阻、效益下滑,预计2009年中国纺织品整体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赵林中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保就业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点。而纺织工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大量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在2001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5%升到17%,全世界出口下降,中国增长了2.3%;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比上次形势更加严峻,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一步到位”更显必要。
“中国纺织业的实际海外依存度为30%,据统计,纺织品全年出口每下降10%,全行业的销售收入将下降6.3%,就业岗位将相应减少61万个左右。对美国的出口每下降10%,我国的纺织行业就业人口将减少8.8万人。2008年1月~5月,我国纺织业实际就业人数减少4.6万人,上年同期是新增20万人,这一增一减,2008年前5个月实际少吸收就业近25万人。纺织行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大约2000万产业工人的就业,其中70%是农民工。”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