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小型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阵痛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服装出口量锐减。而眼下正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今年应对行业困境的一声春雷。不过,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展位面积及参展商数量与往年相比都明显下降。

        记者说:“走进博览会现场,我们从镜头里看到的热闹场景似乎和往年没什么不同,但我们从这里了解到,和往年相比呈现两少一多的特点。会展面积由去年的11万平米缩小到10万平米,参展商的数量也从上千家减少到800多家。”

        展会上,虽然不少国际知名品牌也如约而至,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展位数量也缩水近4成。而主攻海外市场的国产品牌也不得不调整竞争策略,用新设计和新材料来吸引国际订单。像这个展位上的服装,看上去和普通服装没什么两样,但它的原料却是被人们称作毒品的大麻,不过它在种植的时候已经过脱毒处理。面对低迷的出口市场,参展商希望靠这种新品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雅戈尔负责人说:“这种麻制品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还是每年增长30%左右。”

        而不少皮革、皮草制品则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作为卖点。在海宁皮革城的秀场,京剧脸谱,汉字和龙形图案的设计很是引人关注。不少业内人士坦言,面对当前出口困境,国产服装缺乏大品牌的瓶颈尤为突出。

        设计师说:“在加工领域我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品牌的附加值特别低。”

        根据海关统计,2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1月份下降了56.2%,而1、2月份的出口总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4.5%。

        纺织服装业何去何从“出口转内销”的阵痛

        为帮助纺织业走出困境,国家出台了包括纺织业振兴规划在内的多项举措。昨天,国家又宣布把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到16%。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市场,不少外贸服装企业还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这样的转变确实为企业赚得了人气,但这看似繁荣的背后,也有着企业的艰辛。

        不少商户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波及下,不少外贸服装企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纷纷进入一些服装尾货市场进行超低价甩卖。

        商户说:“像去年要卖到140块钱一件的衣服,今年可能就卖到110块钱”

       

[1] [2] 
  • 相关阅读
    1. 报名啦!!CISMA2021正式启动!
      让缝纫的快乐不断线!
      中捷为全体员工健康大护航!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并演讲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