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亟待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遭遇到一个巨大的困难:外需明显减少,出口严重下降。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长期形成的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前几年依赖大量出口实现经济超常规增长的外部条件已不复存在。
越过度依赖出口伤得越重
据商务部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出口依存度约为32.5%,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约为58.3%。这组数据已分别低于2007年度的相关统计。但与世界上一些成熟经济体相比,这一比例要高出很多。数据显示,日本2007年出口依存度仅约为15.6%。
“现在我们看到的出口依存度数据还是这几年中稍有减少的,2005年前一段时间的出口依存度要更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说,出口驱动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说,外向度越高的地区、产业和部门,在这轮经济危机中受到的打击越大。
作为外向型经济代表的广东省就在几个月内经历了经济的大幅下滑。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3、财政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1/7、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9。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加剧下,广东经济今年一季度及上半年有可能遭遇负增长的危机。“以外向型产业为主体、港台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主体、‘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的产业布局和运行模式,已经被事实证明边际效应进入持续下滑阶段。”
订单减少、资金紧张、成本压力使一些工业企业步履维艰,倒闭重组频频上演。“从产业来看,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占整体GDP的一半,而第二产业基本上是靠出口拉动。”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说。
王耀表示,钢铁、纺织服装、一般加工组装、轻工、有色、建材等产业持续大规模投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生产能力大多处于过剩状态,在国内需求无法消化的情况下,就对外需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在金融危机作用下,国外市场的急剧萎缩使产业结构中的矛盾显现出来,这类产业也该进入调整期。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主席斯蒂芬·罗奇日前表示,此次金融危机令美国“过度消费”的时代告终,估计美国消费目前仅下跌了20%,尚有80%的调整空间,亚洲经济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持续。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