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握紧现金流
生存法则很简单:手里有现金吗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握好现金流。”庄吉老总吴邦东说,“现在很多企业倒闭,关键是现金流出了问题。”
而根据调查,目前2/3企业面临亏损和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紧张。
“外贸单子都有欠款。韩国人欠我们一百多万,三个多月了还没还。” 温州好霸鞋材董事长林锦标正在为自己三百多万应收款发愁。
“去年下半年的货款,我一分钱都没有拿到,”张久虎公司在美国的代理商是一家小型的服装公司,在过去的多年里,他们之间的合作非常圆满。
据张介绍,他与对方合作采用放账交易形式,即对方只需要预先支付总货款10%到30%的订金,而后尾款将在交货之后的90天到120天还清。
“这在以前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问题可大了。”张久虎说。
“2008年,公司深切感受到国际贸易风险上升极为明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主任助理陶林说,去年1月至11月底,该公司接到的报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40%。
这与中国部分企业抢单子有关,“很多外商在中国企业那边的订金只有不到货款的10%,有的甚至没有订金,”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
然而现在,部分采购商可能宣布破产。而在随后清算过程中,这些货物反而成为了买家资产。
因此,“中国企业应加强对外贸易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帮助企业追讨商账的杰尔曼公司经理项妙根说,企业要通过第三方,调查采购商经营现状、信用状况,严格按照规范贸易合同办事,不要轻信买家破产。
而一旦发生贸易欠款,一定要尽快采取措施,催收呆坏账,提取坏账准备金,更不能用债务来换取“新订单”。
如果对方运作破产,就应该马上进行法律诉讼。
还有专家提醒说,企业避免过大的下单,并拆分合同,如200万美元的合同,可拆分成几个合同,并且提高保证金比例。
另外,还要提防被“职业债务人”所骗,他们一般会给10家以上供应商“下套”,等每个供应商累积了30-50万美元的欠款,就策划资产转移和破产保护。
面对外商拖欠货款严重的趋势,去年10月初,商务部发出了《加强企业出口收汇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出口信用保险,驻外经商机构积极协调重大收汇风险事件等。
中出保公司也成立了次贷危机研究小组,强化风险监测和管控机制,以应对次贷带来的国际买家风险问题。
中出保公司表示继续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商账追收服务的同时,还对它的客户企业提出一系列应对建议,包括加强与海外客户的联系,充分利用资信调查、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参加展会等。
中出保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海外追偿能力,迫使国外公司与中国厂商共同坐到谈判桌上研讨解决方案。
而很多企业也行动起来,提前预防风险。
万事利多年来,采取信用证,通过银行中介,降低了风险系数。
而面对人民币升值,2007年雪莲一方面灵活运用外汇对冲技巧减少损失,同时在接2008年订单时提前锁定汇率。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