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敏:服装行业并没有想象那么糟
应对有序,服装行业并没有那么糟
《产经周刊》:谈到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的冲击,你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服装行业并没有那么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夏令敏:金融危机对国外市场的消费带来直接冲击,国际订单急剧下降,同时也影响到了国内市场的消费信心,进而导致服装产业规模扩张止步。去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60亿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0.16%。严峻的经济形势给服装行业造成很大压力。年初我们也认为在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区域“企业停工”、“职工下岗”的情况可能比较严重。
今年二月份,我们的实地调研显示珠三角地区以外贸加工为主的100人以内的小企业确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订单急剧减少或者被取消的情况很普遍,关停数量已占到小企业总数量的30%,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产业资源正迅速向该区域的大中企业集中。
再往北,往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看,长三角地区则发展稳定,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均在困境中逆势而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尽管所有的企业都不像往年轻松,但是从企业的生产和市场反应看,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多数企业春节后就开工了,生产也比较正常,企业都有各自的应对措施。
《产经周刊》:在这些措施中,您认为有哪些是值得服装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呢?
夏令敏:金融危机虽然对国际市场造成了冲击,但是去年国内市场服装类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9%。这次参展的品牌中,美尔雅、波司登、雅戈尔等知名品牌在金融危机中充分凸现了抗压优势。
有的企业,像美尔雅,曾经以国外市场为主,拥有坚实可靠的制造基础。近几年,准确判断国外市场的变化,灵活调整市场策略,有针对性的加大了品牌建设和国内市场营销的力度。从08年的运营情况看,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美誉度、渠道扩展、终端服务和市场占有率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突出,不管是品牌形象、市场反应还是服装的风格和款式,业内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因此走品牌之路,市场重心向国内市场倾斜应该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从容度过冬季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这几年,在重振美尔雅品牌的过程中,从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企业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调整,因此才有今天这样的表现,归根到底应对过程中的创新很重要。大家觉得创新可能很笼统,实际上,不管是做市场也好,品牌本身的内涵也好,整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好都是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来提出新的办法,这本身就是创新。因此就我们行业来讲,大的趋势是不能改变的,我们也不可能去怨天尤人,只能是我们自己很好的去面对,把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就足以应对目前所有的问题。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