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吴铮:终结美元时代知易行难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召开前夕,关于美元的讨论再度升温。上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宣布计划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美国货币当局以这种实质上等于“印钞票”的方式,支持政府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引发了市场对美元购买力的担忧,带动美元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上周美元汇率创出1985年以来最大的周跌幅)

      中国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同时是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目前持有约7400亿美元,还不包括具有“准国家信用”的美国机构债)。中国态度对美元汇率的影响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事态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继3月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公开表示对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债“确实有些担心”后,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官方网站发表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立即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措辞含蓄,周小川这篇2000多字的文章严肃地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中国认识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其系统性风险被目前的金融危机所放大,中国认为这种现状必须改变;第二,周小川提出了他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设想,即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目前美元扮演的角色。具体来说,他希望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管理的特别提款权(SDR)的转型,构建以SDR为基础的新国际货币体系。

      周小川文章的前一个观点,是对目前形势清醒的“诊断”,值得重视,第二个观点,在目前条件下,则更接近于一个难以见效的“处方”。

      周小川认为,以主权信用货币(如今天的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具有内在缺陷,因为该主权国家的货币当局(如今天的美联储)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从而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保障币值的稳定。比如,目前美国国内需要扩大赤字刺激经济,而中国等美国债权国则需要美国控制赤字规模,维护美元币值。这一被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s Dilemma)的矛盾,说明了积累大量美元储备模式背后的脆弱性,一旦货币危机爆发,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中国而言,其持有的巨额美元将面临贬值,对美国而言,失去中国的资金,其财政赤字将难以维持,并且成本高昂(美国被迫为国债支付更高利率)。

      但是,文章提出的以SDR为基础改造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案,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如果中国央行不改变目前干预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即通过外汇市场买入美元,大量积累外汇储备,限制人民币升值空间),仍然难以解决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和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存在汇率干预的情况下,美元储备将按照一定汇率转换为一篮子货币组成的SDR储备。但由一篮子主权货币组成SDR储备本身的依然存在贬值风险。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如果汇率没有弹性,SDR的价值依然可能被高估,只是将过去集中在美国的风险转化为若干国家的风险。但“特里芬难题”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英国央行目前实行的“数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同美联储购买国债的政策并无二致——都稀释了本币的购买力。从分散单一储备货币风险的角度来说,即是不借助SDR,这样的目标中国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已经部分实现。

[1] [2]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季度GDP断崖式暴跌 多家评级机构下调印度经济增长预期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