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歌力思服装1.5亿之谋

        夏国新喜欢用珍珠来形容自己运营了15年的服饰品牌,如今,凯雷开始参与“打磨”这颗“珍珠”。

        3月25日,凯雷亚洲增长基金的1.5亿元人民币,逆势注入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ELLASSAY,以下简称:歌力思)。记者从相关渠道得知,此次注资已全部到帐,凯雷将拥有歌力思10%左右的股份。

        作为歌力思创始人兼董事长,夏国新并不愿意透露公司的营收规模,只称“去年在深圳纳税八千万”。

        当几乎所有VC/PE都捂紧口袋时,凯雷这样一次逆势大规模注资,难免不让人揣摩:为什么是时尚女装?为什么是歌力思?

        凯雷的选择

        “我们做服装内销的,现在好像底气更硬点,因为目前这个市场还挺稳。”夏国新说。

        如果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所谓的“逆势”,自然有其背后的逻辑。

        2008年,对于外贸导向型的服装制造企业来说,的确是难捱之年。世界金融环境的恶化造成外部需求下降,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服装成本却在上升。2008年全年累计出口1852亿美元,同比增长8.2%,远低于2007年18.9%的增长率。

        而2009年,挑战更巨,据海关快报统计,2月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66.8亿美元,同比下降35.1%,环比下降56.2%。前2个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9.1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但凯雷的此次投资,却限于“只做国内市场的国内企业”。 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祖文萃,对自己的选择,首先框定了一个范围。

        国内消费市场,的确是目前环境下最大也最安全的掘金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出口转向内销,而国外的淘金者也蠢蠢欲动,就在歌力思宣布融资的第二天,意大利 “解码时尚产品展示机构”,带着十几个时装品牌,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而相较于一度炒得火热,如今却成了VC手中烫手山芋的ITAT模式,歌力思或许有种服装业“返璞归真”的味道——这是个以追求品牌、设计为灵魂的行业。

        “第一次见面时,他没有谈任何业务、金钱方面的东西,而是一直讲我们如何合作,建一个长期的品牌。”这是祖文萃对夏国新的第一印象。“而且它的商业模式比较特别,有很高的利润,很稳定而不是飞速的增长。”

        事实上,与出口企业的水深火热不同,主攻国内市场的品牌时装,抗周期性显然更强一些。

        夏国新给出的数据是:歌力思每年大概都是在30%—50%的增长,2008年增长30%,2009年第一个季度,同比增长也将近在30%。

       

[1] [2] [3]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注意!限制进口、通货膨胀、本币贬值,出口伊朗风险变高!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