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宏观经济特大利好 中山服装业逆境“突围”

      核心提示
     
      今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接连从11%上调至13%、14%、15%,4月1日起,又提高到16%。这两大来自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特大利好,给以沙溪为代表、正通过创品牌走内销等路径寻求突围的中山服装产业增添了“底气”。2008年,沙溪服装业产值为140亿元,比增16%;而今年以来,尽管金融危机的冲击还在继续,该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的订单却不减反增。
     
      降低经营成本
     
      信息化元素引入生产和管理流程,企业一年节约成本500多万元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通伟电脑车花制衣厂却通过信息化管理,达到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的效果。该公司投资600余万元,把信息化的元素引入生产和管理各流程,使一家传统制造型企业一年就可节约成本500多万元。
     
      据悉,沙溪目前有5家企业计划引进通伟研发的管理系统。
     
      力拓内销市场
     
      目前我国年人均服装消费量还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在我国的农村和中小城市,服装市场潜力巨大
     
      通伟是沙溪最大的服装OEM企业,由于今年手头的订单排到了10月份,所以开春以来,公司花大力气招兵买马,春节后竟一口气招了500多名新员工,扩大产能,大力开拓内销市场。据悉,今年初至今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有20%的增长。
     
      霞湖世家的订单排到了今年5月以后。公司董事长郭长棋透露,将在火炬、古镇、小榄等镇区至少开设6家专卖店,并向有一定购买能力的目标人群发放比出厂价还低的VIP消费卡30万张,预计一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5-3。5亿元。
     
      新新洋服(华人礼服)公司负责人陈福星告诉记者,在中山、常州、上海、北京的专卖店已陆续开业。
     
      做强做大自主品牌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口之路阻力重重,利润也薄如蝉翼,创自有品牌成了许多服装企业的“御寒”法宝
     
      中山已有一大批企业走上了自创品牌的道路,柏仙多格、霞湖世家、埃古等一批自主品牌拼打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而通伟对收购的“东方儿女”品牌进行重新包装后上市,用该公司负责人的话说就是“派出一支小分队探路,做好了就做大,尝试不成功也不会伤筋动骨”。
     
      通伟、华人礼服等企业不约而同地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入服装业,着力打造民族品牌。
     
      可是创牌比贴牌难多了,特别是起步阶段。因为做贴牌只需专心生产,工序简单,只需面对单一的服务对象,而做品牌则需要面对复杂的市场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要打持久战。
     
      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金宗武表示,自创品牌除了生产与质量控制,还涉及到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公司管理等科学化运作,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所以很多加工贸易型和贴牌生产型企业实际生活在两难之中。
     
      

[1] [2]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注意!限制进口、通货膨胀、本币贬值,出口伊朗风险变高!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