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集团:一个行业龙头的成功之道
“几年前我们超前建立的快速运转机制可以为客户迅速赢得市场,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经济危机对我们是一次更大的机遇。”申洲国际集团办公室主任於锡铭透露,继2008年年报交出纯利6.99亿元,上升72%的漂亮成绩单后,申洲国际集团今年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平稳上升30%左右。
2008年下半年起,一场百年未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中国市场造成不小影响。国内不少服装纺织企业偃旗息鼓,直至停业甚至破产。可位于宁波北仑区内的大型针织企业申洲国际集团却逆市上扬,在业内不断创造奇迹。
在金融危机中提高抗压性
宁波申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始建于1990年,是国内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企业,采取OEM(代工)发展模式。200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以来,集团产能、出口、利润、税收等数据均名列中国针织服装行业前茅。目前,公司总资产达41亿元,员工4万多人。
说起申洲集团为何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如此强势,於锡铭认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是对集团一次巨大的考验。经过那次洗礼后,申洲集团的发展道路才越来越明晰。
1997年,东南亚经济大幅倒退,一时间,金融风暴如疾风骤雨,国内大部分企业风雨飘摇。
当时的申洲国际集团虽然已经在业内打出了品牌,但要说科技创新,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高层提出:“客户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客户的信誉就是我们的信誉。”
一次为赶制一批订单,申洲引进了总重量达38吨的机器设备,动用了多个航班的飞机,从欧洲空运到上海,再运到宁波。从安装、调试到产出,工人们争分夺秒,没人敢耽误,也没人讲价钱。最终,集团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硬是将订单生产周期从3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降低了客户的运营风险,一举赢得了外商的信任。
也曾被日本客户大量退货
1997年金融风暴的洗礼,坚定了企业以服装主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营理念。经过全面研究,申洲集团制定了发展高端路线,产品转向以高档休闲运动服装为主,并将第一块战场放到了日本。
日本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近乎苛刻,公司现任的几名高层人员几乎都记得刚进入日本市场时,曾经被对方大量退货的尴尬。
集团管理层在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前提下,向日本大企业“偷师”,引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现在,申洲集团生产秩序井然,生产现场也一尘不染,俨然是一家现代化工厂。
自身有了实力,客户自然会找上门来。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这些名气响当当的国际品牌,近年来纷纷成了申洲集团的“座上宾”。他们相继在申洲集团厂区内设立了工作基地,做到设计、制样、生产完全一体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免去了繁琐的空中作业。由于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申洲集团的议价能力大大增强,降低了成本上涨带来的风险。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