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童装订单的大迁徙:从珠三角到长三角

        2008年下半年,在昆明做童装买卖的浙江东阳人陈基平,第一次来到浙江湖州的小镇织里。他走进湖州益华制衣有限公司,在展示厅里参观了工厂生产的“华诺”牌童装。

        此时他已经知道,这家叫作“益华”的童装企业,在织里排名前三位,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对于当地的童装制造企业而言,这不算一个小数目。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张连中,还兼任着织里童装商会会长。

        在2008年之前,陈基平一直跟广东佛山的童装企业做生意,一晃就是15年。不过现在他决定来到湖州,来到小镇织里。

        和陈基平一样,有越来越多的童装商把订单从珠三角带到了长三角。2008年,小镇织里童装销售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共生产童装4亿件(套),比上年度增长近30%,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接近30%。“全国每生产3件童装,就有一件来自织里。”织里镇政府的童装办公室主任吴荣江说。

        这个太湖边的小镇,在地图上看,不过是一个小点。它紧紧挨着318国道,从北头到南头,也就4、5公里。然而,在这样一个小点上,密密麻麻生长着大大小小6000多家童装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

        小镇名为织里,隶属浙江省湖州市。从这名字,我们似乎可以隐隐约约感受到:纺织或许自古就是这里的传统。

        织里不大,人却很多,有30多万。不过,其中只有10万左右是本地居民。在20多万的外来流动人口中,又有80%是为童装企业打工。

        小镇往事

        说起这个地处鱼米之乡的小镇,早年中心区域只有巴掌大的一小块,周围是大片的荒地。由于靠近太湖,丝织业颇为兴盛,家家户户都绣花套。

        1986年左右,开始有一、两户人家做起了童装生意,眼见着成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做童装也要用到绣花技术,对于织里人来说,门槛不高。于是,大家纷纷进入了这个行当。

        “大的厂子也就20来号人,更多的是些小作坊,6、7人而已,完全是家庭式的。”这是许多小镇人对早年童装作坊的印象。

        1989年,18岁的湖州长兴人张连中来到了织里。他进了一家童装厂当起了工人,从此,见证了织里童装业20年的发展、变革。

        “是亚运会帮着织里童装厂上了一个台阶。”张连中依稀记得,1990年亚运会之前,不少织里的童装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亚运会的文化衫。

        他还记得,那几年,织里的童装老板们常常要跑北京,具体地说,是去两个地方:大一点的老板去的是王府井(行情股吧)的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在当时,那是全国销售量最大的商店;小一点的老板们,则纷纷去了著名的“大栅栏”。“大栅栏”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街,小镇去的童装商人们,地摊一铺,叫卖开来。

        18岁的张连中不想当一个普通的工人,他觉得这个行业挺不错,有前景,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开个童装厂。

        1995年,张连中终于决定开始“单干”了。

    “单干”的方式很简单:他注册了一个“华诺”商标,在镇子上拿货贴牌,然后运到哈尔滨的商场里销售。就这样,张连中积累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期间,张连中亲眼见到小镇上的童装企业开始发生变化:一部分工厂逐渐变大,有的可以请上80来个工人,进入了小型规模化的阶段。

        1999年,张连中回到了织里。这一次是彻底回来——他投资十多万元钱购置了设备,请了30来个工人,开办了自己的童装厂。

        而这整个过程,跟如今织里许多稍大一些、历史稍久一些的童装企业的老板大致相似。

        三分天下

        张连中在织里办厂不算早,跟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家的那批相比,他应该是第二批了。

        不过,织里童装业的起步,在整个中国也不算早。更早的地方有两个,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是广东佛山,一个是福建石狮。比起织里,它们要早5年。

        佛山童装起于环市镇(如今已成为佛山市环市区)。当时,环市镇一些家庭作坊,开始利用佛山市第一针织厂生产的针织布边角料生产童装。那时候还很少用针织布面料做童装,这种面料宽松、活泼、舒适,很受市场欢迎。再加上佛山靠近港台地区,款式格外新颖,因此销路极好。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业,并不断扩大再生产,在环市镇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童装厂,最终成为佛山的童装生产基地。

        石狮童装则起于凤里镇(如今已成为石狮市凤里区)。上世纪80年代初,石狮海外华侨纷纷回乡探亲访友,并带回大量海外的纺织品和服装作为礼物馈送亲友。一些纺织品和服装用不掉了,石狮人便拿到集市出卖。同时,一些家庭作坊仿照着这些海外来的流行款式进行生产,逐渐形成了规模。

        其中凤里镇便是以童装为特色了。最兴盛的时候,石狮凤里童装一度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1] [2] [3] [4] 
  • 相关阅读
    1. 服装制造将出现两大阵营?能做一件衣服订单的才是赢家?
      外贸:不是订单荒就是汇率差,还有恶意征关税
      欧美订单减少,为了生存,越南服装工厂改卖口罩
      上海市场监管局网售童装不合格率近三成
      疫情警报尚未解除,中美关系频频“亮红灯”!订单取消阴影下的外…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