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首日略见好兆头 忐忑心情难舒缓
当日,第105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举行,共有22104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我们是提心吊胆来的,现在全球经济形势如此复杂,不知这一届广交会是个什么情况。但今天开幕首日的情况大大超出预期,人气是上来了。”在15日开幕的第105届广交会上,深圳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
在外需萎缩、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迷雾中,在被誉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广交会上,尽管只是开幕首日,但透过参展商、采购商,可以看出中国外贸和国际市场形势的一些“信号”。
出口企业:报价走低
在广交会上,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会长杨天培评价中国出口商品时说:价格合理了。他说:“去年这个时候,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表现出来,那时广交会上的价格很‘乱’,搞得我们这些进口商不知所措。现在回‘稳’了,价格合理了。”
报价走低可以被看作是本届广交会的现象之一。开幕当天,90%接受记者采访的采购商认为,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是危机中仍可以吸引客户的首要原因。
江门市千洋贸易公司销售经理范守芹说,该公司出口的马赛克瓷砖价格一度攀升到300多元/平方米,现在只有168元/平方米。一些企业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原材料等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是由市场极度不景气造成的“压价潮”。
同时,出口企业仍然在积极推出新产品。一家名为“Telescopics”的广东五金企业今年就推出了楼梯架等三种新产品,预计能带动其美国市场增长18%到24%。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表明我国出口企业仍然希望通过挖掘国际市场潜力生存下来。“一方面企业要苦苦等待欧美市场复苏,这个看起来前景比较渺茫;另一方面就是挖掘市场潜力,企业在想办法,哪怕增加投入、成本也要做。”
海外买家:看中短期订单
在开幕当天,一些中国出口企业表示,虽然到会采购商人数同往届相比显得稀少,但比预期的极度冷清要好,甚至第一天的人气还好于去年10月份的秋交会;同时,买家中“观望”的少了,下单的积极性似乎有所提高。
基于降低风险、避免汇率损失考虑的“短单”明显增加。不少参展的中国企业和国际采购商都表示,短期订单在增多。订单额不大、生产交付期不断压缩成为当前贸易的主要特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3月份后,随着库存进一步消化,进口商将恢复性下单。
一些买家也表示,经过半年多的消耗,部分种类产品开始进入了库存弥补阶段,需求增加。墨西哥采购商阿德雷恩说,墨西哥经济逐渐回升,他自己的企业也在扩展期,希望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电子产品。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