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金融危机考验江苏服装业如何应对?

     “品牌”与“时尚”一直是江苏服装业不懈追求的目标,改革开发30年来,不仅涌现了像“波司登”这样的世界名牌,还培育出像常熟服装城这样的服装专业市场中的佼佼者。不过,全球金融风暴还是给向来在内外销方面结合得比较好的江苏服装带来了不小影响,那么当地的服装协会、诸多企业以及各个市场又是如何调整的呢?
      品牌做精做细不容易

      江苏是我国服装出口大省,突如其来的这场金融风暴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它的对外贸易。根据南京海关提供的数据,2008年1~11月江苏口岸累计出口纺织服装2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但是就单月来看,从8月份开始出口额连续4个月大幅回落,11月份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月纺织服装出口1.5亿美元,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18.2%。

      对于受到影响最大的外贸领域,江苏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郁冰向《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介绍说,“一开始的时候,企业抱怨比较多,下半年逐渐地冷静下来找寻新的出路。大部分企业选择了提升产品档次,不论是通过提高打样的技术,还是增加对产品用料的研发,都希望订单维持原有水平,然后能够稳步提升。虽然利润是缩水了,但是企业却调整了自身,有助于今后的发展。”

      当行业面对困难的时候,协会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2008年12月1日,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由郁冰陪同到“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金坛市,对该市的重点服装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

      蒋衡杰在肯定江苏及金坛服装企业发展和创品牌工作后,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当前的形势,全面加紧创新,加快调整。对于江苏服装业来讲,应当在找准产品定位、突出品牌功能和科技含量;梳理流程、优化产业链,紧密融合上下游产业的关系,打造完整、快速、低成本的产业链;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借鉴国际品牌的相关经验,挖掘商业流通领域的利润率,实现产品终极价值的最大化这三个方面多下功夫。

      正如蒋衡杰所说,江苏不乏大规模的服装企业,像波司登、雅鹿、红豆、海澜之家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着整个江苏服装业的迅猛发展,但面对新的形势,更多的企业要注意从规模化、大订单的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单价高方面转变,这才是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互帮互助,以人为本

      金融危机带给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同时也带给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机遇。例如,江苏有些外贸企业的国外订单受到了影响,但是通过接国内的订单使自己生存了下来。

      2008年11月15日上午,在常熟举行的一次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座谈会上,江苏特别特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斌见到了波司登总裁高德康,很高兴地对他说:“看来波司登的眼光非常敏锐,多亏了波司登,我们公司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陈斌为什么这样讲呢?特别特服装有限公司作为波司登这个领军品牌的外协加工厂,企业创新力得到迅速提升,质量监控、生产流程达到了新的标准,通过与波司登进行“FOB”(全包价)加工合作,不仅有了稳定的订单,而且有了比以前更加丰厚的利润,与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出现负增长情况相比,“特别特”2008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有所增长,十分难得。

      很多企业的老总都十分钦佩波司登不仅发展迅速,目光长远,而且十分有社会责任感,用波司登的力量,影响、带动身边的其他企业,共谋发展。在长三角地区,像特别特公司这样,汇聚在波司登的周围,为波司登提供配套生产、协作生产的企业达到了500多家,在这次金融危机来临时,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作为江苏服装实力派的企业代表,红豆集团在去年的发展中逆势上扬,截至2008年11月,红豆营业收入近18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给很多发展中遇到困难的企业带来了启示。总裁周海江说:“经济回落期是企业加快技改、提档升级的好机遇。红豆将在稳定现有员工队伍的同时,招聘一批高层次人才,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

      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都面临重新洗牌。出路在哪里?答案是必须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周海江这样分析道:“农业生产规律是春种秋收,而对工业经济来说,低潮期恰恰是最好的‘播种’时节,因为这时扩张成本低,政策鼓励发展,原材料、设备等市场要素相对便宜。”红豆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处之泰然,化“危”为“机”,彰显了一个成熟企业快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停产停工、减人裁员之时,红豆不但没有裁掉一名员工,还计划2009年新招3000多人,充实到市场网络和技术研发部门。

      在红豆集团的带领下,无锡市18家纺织服装企业于2008年12月16日联合发出倡议,面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变“减员增效”为“稳员增效”,呼吁更多企业坚定信心,应对挑战。“辞退一人,影响一批;多用一人,留住群心”,一时间成为江苏服装企业“抗寒解冻”的精神支柱,这一点与珠三角服装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关门倒闭形成了鲜明对比。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