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产业链 晋江鞋凸显集群优势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率先突围?最大的动力莫过于“信心”!
作为全球知名的专业性展会,鞋博会一直是晋江对外窗口之一,同时也是本地制鞋产业的晴雨表。第十一届晋江鞋博会今日与大家如约见面,“时尚鞋都、信心暖春”的主题显得格外温馨和令人鼓舞———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在其他展会纷纷缩水的对比下,本届鞋博会规模不减正是晋江制鞋产业一个强劲信号。
我们说“信心”,晋江制鞋产业的信心从何而来?我们认为,鞋博会给了我们答案———晋江鞋的信心来自“产业链”。信心之“链”也将支撑和鼓舞着晋江鞋逆势上扬,在市场与品牌的道路上越走越精彩。
根据日前召开的晋江市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透露的消息,2008年,制鞋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纺织服装,成为晋江第一大支柱产业。在晋江经济整体“坚挺”的大环境下,制鞋产业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专家分析说,泉州、晋江的民营经济之所以在金融风暴中更能挺得住,是因为我们的经济都是本土企业家辛苦打拼出来,并且有着扎根本地的产业链条。这一点,晋江制鞋产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我们相信,晋江制鞋产业大有可为,晋江经济大有可为,我们的信心,来自鞋博会,来自信心之“链”。
品牌链 晋江鞋形成“品牌纵队”
上月,安踏体育公布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年业绩,股东应占溢利8.9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07年同期的5.38亿元增长66.3%,每股盈利35.9分,期内营业额升54.8%至46.3亿元。本报《安踏去年赚了8.95亿》的头版大标题也成为晋江各界关注并热议的话题。
本月初,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步”)也发布了其2008年业绩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特步收益大幅上升至约28.67亿元,较2007年度上升了110.0%。
作为晋江体育用品行业绝对的龙头品牌,安踏和特步的表现大大提振了业界信心。与此同时,在本月初召开的晋江千人企业大会上,361°、乔丹、德尔惠等品牌企业,也因为2008年度优异的纳税表现而受到晋江市政府的特别表彰。
晋江制鞋产业的一线品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证明了晋江制鞋产业不减反增的竞争力。
然而,晋江鞋产业的力量还不仅仅来自一线品牌。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由本报主办的“晋江十大最具成长性运动休闲品牌评选活动”在晋江体育用品行业刮起了一阵旋风。通过评选,喜得狼、男生女生、奇安达等品牌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们当中,有的是板鞋细分市场的老大,有的引领滑板鞋市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资源,并且在不断地成长和前进。
如果把晋江体育用品产业比作金字塔的话,安踏、特步等企业就是位于塔尖的部位,而成长性品牌则是最为厚实的塔中部分———既摆脱了低端同质化,又以十足的后劲向上攀升。在晋江制鞋产业的品牌链条上,他们成为关键的环节。
“品牌之链”无疑给晋江制鞋产业增添了信心,一项产业的发展最怕没有后劲没有潜力,那么这项产业就将走到了尽头。但晋江的品牌链条证明,我们在这项传统优势产业上后劲十足,大大小小的品牌各显特色与优势,铸就了晋江制鞋产业的持续辉煌!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