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
改革创新 迎难而上 共创行业发展新局面—— 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
当前世界风云变幻,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温总理也在不同场合说过,2009年是国民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09年对行业来说,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希望与挑战同在,困难与机遇并存。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大批技改项目启动等国家刺激经济举措的效益渐显,一季度行业呈现出向好的积极变化。2月19日,《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原则通过,明确将缝制机械行业列入重点支持行业之一,又给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表示,行业将以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契机,深入学习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保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行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行业工作的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贯彻落实轻工规划,推动行业平稳运行
“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既要保证当前行业的平稳运行,也要考虑行业的长远发展”,田理事长表示,必须清醒认识到,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是稳定眼下经济,是为了稳住当前经济发展,减小对行业的强烈冲击,要解决行业根本性的问题靠自己。
田理事长解释说,当前行业发展已从高速发展期进入了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持续多年快速发展的行业对自身提出了周期性调整的要求。缝制机械行业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保持了年均26%的快速增长。
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技术水平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稀少,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二、产品品种虽多,但多而不精,质量不过硬,品牌影响力不够,市场话语权弱;三、行业的规模不大,企业数量偏多,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市场秩序混乱,结构性效率低;四、一些企业结构失衡,部分企业扩张过快,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环境有变化就不能适应;部分企业软硬实力不匹配,厂房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因素不相称;五、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行业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往往忽略了加强管理,而在困难时期,这成了关系企业存亡的重要问题。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