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晋江鞋产业经济逆势上扬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期间,展会吸引了“百个工程”同时开(竣)工——共计132个项目,投资总额206.7亿元。在经济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与其他展会规模纷纷缩水相对比,本届鞋博会规模不减,这也正是晋江经济逆势增长的一个强劲信号

        “132个项目开(竣)工,投资总额206.7亿元。”晋江市市长李建辉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期间表示,晋江经济依然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不畏危机 逆势增长

        据了解,今年头两个月,晋江市仍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9%,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增长6.2%,同比分别回落13.6、18和14.3个百分点。

        据泉州市经委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月底,全市工业企业开工率在9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在97%以上。从整体上看,生产规模大、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订单较为充足,开工时间也最早。

        而制鞋产业是晋江第一大支柱产业,制鞋业的兴衰可以直接反应晋江的经济状况。

        在鞋博会上,记者看到,临近午餐时间,晋江鞋博会鞋机展馆里仍然人头攒动,“今天很热闹!来的人很多,出乎我们的预料。”一位晋江的制鞋激光设备公司经理杨国新对记者表示,这里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总体较小,企业整体情况良好,不少企业在这个时候还打算引进先进设备。

        此外,鞋博会更吸引了“百个工程”同时开(竣)工——共132个项目,投资总额206.7亿元。在经济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与其他展会规模纷纷缩水相对比,本届鞋博会规模不减,正是晋江经济逆势增长的一个强劲信号。

        政企联合 共度危机

        实际上,这次经济危机并没偏爱任何人。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坦言,“晋江也面临国外需求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升值、国外资本逆流、国内竞争和由危机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六重压力’。”晋江市市长李建辉表示,晋江经济之所以能逆势增长,源于晋江产业有集群优势,企业综合成本较低,自主研发能力强,品牌多,综合竞争力较强。同时晋江本土企业家,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起很大作用。

        以鞋为例,晋江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112家,从业人数超38万人,年产运动、旅游鞋9.5亿双,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产品远销163个国家和地区。当地一位企业家表示,如果要生产一双运动鞋,只要在街上转一圈,就能购齐所有材料。

        截至目前,全市鞋业企业已有4家上市公司和22家上市后备企业,累计拥有19枚中国驰名商标、8件中国名牌产品,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鞋都”。

        杨益民也这样认为:“晋江企业之所以能扛住第一波冲击,是政企双方预见危机较早、行动较快、出拳较准、应对较活以及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改制上市等长期战略正在显效。大家共同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才最终保持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杨益民表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一是力破融资难题。晋江市在短短几个月里先后创立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试行“两权”质押贷款,开展“两证”补办工作;并引进数家股份制银行,推进政银企三方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测点。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提前兑现2008年企业奖励,并对企业参加专业展会、开拓内外市场、实施技术改造等提供适当财政支持,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建立市、镇两级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定期走访企业制度,拓宽涉企审批“绿色通道”,修改完善经济发展扶持措施和产业政策,开展“送政策进企业”宣传等。

        服务企业 危中寻机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潜藏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正是一个加大进口、延揽人才、加速‘走出去’乃至参与新产业开发的良机。”杨益民说。

        为此,在不久前,晋江市政府曾组织几十家知名企业到“珠三角”东莞、佛山、中山三地揽才,以满足晋江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缓解中高级人才紧缺状况。

        同时,晋江市为提升制鞋产业的整体提升,准备建立整个制鞋行业的研发中心。

        “今年准备建立行业协会总部,以行业协会牵头,整合资源,让中心企业来共享行业研发的成果。这对由于资金等问题制约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将会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晋江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