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2008年形势分析和2009年发展预期
我国服装行业总体形势是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升级;出口形势严峻、内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将成为发展重点;如何以创意为核心,以提高产品价值的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为目标,建设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快速反映为活力、以社会责任为实现过程的“四位一体”的有良好品牌生态的优势服装品牌将是未来服装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去年我国服装产业的形势分析
2008年在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服装产业和全国人民一起度过了极不寻常的一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变化、产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新劳动法的实施,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一系列问题在2008年爆发,30年一路高歌突飞猛进的中国服装产业出现发展拐点,中国服装产业进入调整和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崭新历史发展阶段,行业发展从规模扩张真正地走上了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升级之路。
1.产业规模扩张止步,服装总产量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08年1-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6.52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3.40亿件,针织服装113.12亿件,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4.80%、2.07%和7.16%,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9.56、11.06和8.31个百分点,且产量增幅逐月回落。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45%左右。2008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60亿件,增幅为-10.16%,其中:梭织服装155亿件,同比下降12.92%;针织服装305亿件,同比下降8.68%。
2008年,我国服装行业区域间产业资源流动明显。珠三角地区一部分产能正在向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地区流动。长三角地区发展稳定,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省均在困境中逆势而上,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生产占全国比重依然较低,仅占10.93%,中西部服装产业崛起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2.小企业队伍萎缩,产业效益明显下滑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显示,2008年1-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6.92%,而企业平均人数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4.14%。企业亏损面达22.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2008年全年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率一直在滑坡,与往年规律相同,年底下滑趋势得到抑制,行业平均利润率为4.2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7%。行业盈利能力与2006年同期基本持平,在2008年3季度,行业盈利水平曾一度跌回2005年水平。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新劳动合同法、2008年上半年原、辅材料大幅涨价、能源涨价造成的成本激增、国内政策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需求下降的多重重压下,以外贸加工为主的100人以内的小企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些地区内,小企业关停数量已经占到小企业总数量的30%以上。产业资源迅速向大中企业集中。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