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填补国内空白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湖北检验检疫局《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课题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鉴定,并建议在全系统推广应用。
据介绍,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在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工作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合格评定的概念。它提出合格评定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并首次提出“监管批“的概念,解决了有效监管与科学放行的问题。该体系系统地将出口商品风险分析和出口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引入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并作为确定合格评定模式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出口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系统地阐述了以市场准入、出口商品风险分析、出口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抽批规则和监管规则、关键点控制验证、评定、放行、动态管理、商品档案和改进10大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出口商品合格评定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合格评定过程要素相互关联,并依据现代质量管理原理,彼此形成闭环,持续改进,螺旋上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鉴定委员会专家表示,该项目在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机制创新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国内空白。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全国多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行政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得到地方政府及进出口企业广泛认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