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营鞋企突围的主要路径
在国际需求急剧萎缩,拓展内销市场又难见成效的双重压力下,泉州出口民企该如何突围?在多数企业采取守势之时,也有勇敢的企业悄然加快了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推广速度,甚至手持现金对海外并购跃跃欲试,与此同时,借力抱团出海寻找商机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自主品牌加速出海
梅花伞也悄然加快了在国外市场自主品牌的推广,作为泉州为数不多的参加广交会二期和三期的企业之一,梅花伞更是加大了自主品牌产品的推广。
“这两天又有几个国外采购商有意加盟我们的专卖店。”5月5日,在接待了几个采购商之后,泉州某童装品牌老板转过头来向记者嘀咕着,“现在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
这已经不是这位老板第一次在广交会上推广自主品牌产品,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利用广交会平台进行自主品牌的推广,但自主品牌的推广主要在中东地区,欧美则一直是一个“禁区”。
“服装与文化的关系甚为密切,虽然日本、韩国的服装在中国可以得到很多认可,但到欧美去打品牌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位老板告诉记者,选择中东地区作为突破口,主要是中东在服装文化方面不像欧美那样能引导一种潮流,较能接受外来的东西,对亚洲文化的接受度比较好。该品牌出口到中东的适合性、价格的竞争性让中东市场有更多的选择性,市场拓展比较容易。
这几年下来,该品牌在中东市场上的开拓也是卓有成效,据透露,目前,该品牌已在俄罗斯、黎巴嫩、沙特、土耳其、迪拜等5个国家和地区开拓了自主品牌的经销加盟商。欧美市场拓展有难度并不意味着放弃,“欧美市场的拓展不能太急,要循序渐进。”因此此前的做法是,尽可能依靠广交会和国际上的展会有意向地做欧美等市场的拓展。而针对欧美市场,则采取推出自主设计的方式进行过渡。“合作的客户都知道我们的设计研发能力,他们每年下单前在给我们一些他们的设计之外,必定要选择一些我们设计的款式。客户一旦采用我们自己设计的款式,价格就提上去了。自己研发的款式比来样加工的利润提高10%左右。”
但从去年开始蔓延的金融危机,逼着该企业不得不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速度。“海外订单不仅利润低,而且已经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这位老板告诉记者,而为了加快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推广,从去年开始,他又调整了思路,开始频频与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国际知名童装品牌接触,探讨合作的可行性,“我们帮助国外品牌拓展国内市场,而他们帮我运营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
与该童装品牌做法类似的是,来自东石的梅花伞也悄然加快了在国外市场自主品牌的推广,梅花伞是泉州为数不多的参加广交会二期和三期的企业之一,而在本届广交会上,梅花伞更是加大了自主品牌产品的推广。
只是,梅花与格林的自主品牌策略存在较大差异,为吸引客户采购梅花的自主品牌产品,梅花不惜牺牲利润,其自主品牌产品的售价往往低于贴牌产品。而据梅花董秘郑家耀透露,目前,梅花在海外的自主品牌推广已经初见成效,“在意大利,已经出现仿冒梅花品牌的产品,这说明我们在当地已经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海外并购潮起
一股海外并购的暗潮已经开始在泉州涌动,来自晋江商务局的信息则显示,为了扶持海外并购,晋江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措施。
实际上,在泉州的产业,加快自主品牌在海外的拓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泉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郑金福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正是泉州民企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最好时机,“以往,国际市场被那些国外品牌牢牢控制,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外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这种格局开始出现松动,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正好可以借机切入。”
不过,与由外销转型内销相似的是,在海外自主品牌的推广,同样遇到渠道构建的难题。“这个问题确实很突出,没有渠道,自主品牌就无从谈起。”郑金福告诉记者,在渠道构建上,泉州民企已经出现多种形式并进的格局。
郑金福所言的多种形式包括通过海外代理商、直接走出去自建终端以及直接的收购等,其中,格林正是通过海外代理商“借船出海”的典型代表。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