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产业升级不是企业出局 服企期盼宏观“配套”

      很多时候,一些困扰行业升级的难题因缺乏市场压力长期无法改进。而在金融危机导致销售受阻的眼下,服装业被认为“看到”了改变这些问题的曙光。

      过去,对服装工艺、质量等基础性问题的漠视,造就了中国服装产品低质的“传统”印象,业界似乎出于“精力有限”的现实而往往并未将此上升到关系企业生存与否的高度。现在,市场需求的疲软使得越来越多的服企开始有了“精力”,结构调整,乃至产品升级在金融危机下,被许多业界人士认为赢来了市场自动调整改变的最佳时机。

      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对那些困扰行业多年,过往服企通常逃避的问题进行改革会在眼下水到渠成吗?比如对服装产品质量、工艺水准的提升,要对此进行改革,提升产品质量、赋予其更时尚的风格,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而他们要怎样去做才能在中国找到这些人才呢?

      外部人才招聘难

      北京珂雅格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高堂最近抱怨了中国服装生产类员工的“不切实际”,以及服企眼下人才选择空间的狭窄,他的理由来自其最近做招聘广告的经历。

      “我一天就接到了20多个应聘电话。”徐高堂说,“他们都是来应聘板师的,对我要招聘的其他岗位毫不感兴趣。”

      在这次招聘广告中,徐高堂计划招聘几个不同类别的员工,包括工艺师、板师,以及普通缝纫工。他这么界定它所设定的不同岗位的区别,只拥有缝纫技能就是普通的缝纫工,除此之外,还熟练掌握熨烫技能和板型知识的可以算作工艺师了,而综合素质更高,具有美学鉴赏能力的则可以成为板师。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服装业的工艺师、板师非常难找,又特别需要。但更多的应聘者,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都希望走捷径、抄近路,直接应聘板师。”徐高堂表示。

      由于待遇上的不同,大多数中国服装业生产类员工希望从事能带来更高待遇的板师、工艺师工作。然而,在徐高堂看来,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却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据徐高堂透露,目前,国内好的工艺师每月能拿到5-6千元的工资,好的板师则以万计,而普通的缝纫工的工资也就几百元,不超过2千元。

      “这跟这些岗位带来的价值有关,工艺师要求从业人员年龄大,经验足,通常这些都是工厂里的老人,工厂不会放他们走,因此人才市场上很缺乏这样的人,而板师岗位则不大需要年龄大的,因为板师实际上从事的是二次设计工作,需要更新鲜的观念,因此,年龄大了的板师通常都会因为观念跟不上而被迫转行。”徐高堂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想要应聘板师就是因为待遇好,他们的年纪对时尚的理解也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但问题是,他们的知识面太窄,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缺乏实际价值。”

      在徐高堂的用人观中,待遇是跟员工的技能挂钩的,要提高待遇,提高技能是基础。而没有这个,服企是无法提高劳动效益、提高员工工资,乃至结构升级的。

      但鉴于眼下服装产业人才市场的现实,徐高堂认为,服企的选择空间相当有限,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进行产品升级的空间也相当有限。由此,整个产业的升级面临的还有大环境配套能力的缺乏,而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不作为”。

     

[1] [2] 
  • 相关阅读
    1.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犀牛智造什么区别?
      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里韶山红色之…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