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再定义:自主服装品牌非唯一出路
做自主品牌不是代工企业唯一的出路,所有的代工企业都转型做自主品牌也不现实。加工企业也可以做成品牌,在代工企业中独树一帜
金融危机下,欧美市场消费严重下滑,欧美主要国家的服装行业都受到了强烈冲击。与此同时,中国服装企业也发生了变化,有一些企业倒闭了,一些代工企业悄悄做起了自有品牌,一些经营外销的企业做起了内销。有人说,这些转变是被金融危机逼出来的。
中国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市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服装行业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对于中国服装企业而言,面对的“危”与“机”是什么?
90%以上的服装企业遭遇困境
“今年服装博览会的规模比去年小了百分之十几,参展商数量也减少了百分之十几。这很正常。”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说。事实上,世界各地的服装展都因金融危机而严重缩水,欧美发达国家受影响更为严重。2009米兰时装周取消了10场秀,巴黎高级时装周从往年的4天减为3天,参展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服装业的增长明显放缓。2008年1~11月份,企业亏损面达22.77%,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2008年全年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率为4.2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7%。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服装加工产能迅速扩大,“中国制造”的服装遍布世界,对外部市场依赖十分严重。陈大鹏说,在纺织服装行业,95%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如今,“这90%多的中小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是订单不足。早在2008年初,在服装企业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就时常接到工人的投诉电话:“老板跑了,我们的工资还没发!”没有了订单,很多以国际代工业务为主的企业倒闭。有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在有着“衣被天下”之誉的江苏常熟,35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1/3亏损,有2500家企业开工不足,数万名工人面临失业。陈大鹏表示,全国至少有10%~20%的企业因为没有订单而倒闭。“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开工不足的代工企业找客户,也为品牌企业找优质优价的加工厂。这次服装服饰博览会就是一个平台,对双方都有好处。”
其次,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陈大鹏坦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有关部门认为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很重要,银行也把纺织服装企业列为慎贷行业,因此,中小型服装企业融资很困难。很多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贷不到钱,只好采取一些得不到保障的方式去寻求贷款。”
今年初,纺织行业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鼓舞。但截至目前,《纺织业振兴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对此,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高燕表示:“企业能否走出危机,关键还得靠自己,企业的兴衰还要看老板。”
陈大鹏认为,国家应该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扶持力度,提供好相关服务。比如信息服务,中国服装产业呈集群形态,几百家同类型企业聚集在一个区域内,如果信息及时,就可以减少浪费和产能过剩。纺织企业污水处理同样是个问题,他建议通过政府的组织,将印染厂的污水集中处理。此外,政府还可以对企业的人才培训给予补贴,法国、意大利的政府都有这样的补贴。“国家在战略上重视,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才有信心,希望国家能出台具体的扶持措施。”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