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减员减产静待复苏
记者最近在浙江各地调查纺织企业时发现,目前大批纺织企业仍未扭转下滑势头,不少企业在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蛰伏”、“休眠”策略静待复苏。部分企业对国家“政策救市”的依赖心理加重。
纺织企业的日子越来越困难
记者在浙江省内几大纺织产业集群地进行走访时了解到,尽管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已有足够心理准备,企业家们对今后的订单行情仍纷纷表示担忧。
宁波爵溪镇是浙江省最大的棉针织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该镇党委书记朱安伟说,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因国外采购商日益谨慎,采购习惯发生变化,今年来纺织品出口订单明显呈现出单量小、单期短等特点。
朱安伟说:“从近期我们对企业走访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单子都是在去年圣诞节之前接的。圣诞节之后接的单子就很少了,这段时间针织企业的日子越来越困难了。”
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承志告诉记者,尽管眼下工厂的开工情况还好,但是订单逐步减少的趋势正在明朗化。张承志说,相比本地区其他企业,我们情况还算不错。
绍兴柯东物流公司总经理鲁文龙也告诉记者:“估计接下来还要再萧条一点。一个是打工者钱难挣,一个是欧美国家的衰退会波及中东、非洲等穷国的购买力,支付能力会减弱。我们公司经营的都是中低端产品,原以为西方不亮东方亮,但目前明显感受到非洲、中东、南美有一些国家的购买力也已经下来了。”
浙江富润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自营出口4000万美元的成衣出口企业,总经理何海青说,该公司今年订单下滑15%,不过能保持微利。
中小纺织企业进入“蛰伏”状态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受大势影响,在纺织行业中不少企业开始压缩产能或者干脆停工,陷入“蛰伏”状态,其中尤以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为多。
在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嘉兴市濮院镇,当地毛纺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和量大面广的家庭作坊纷纷计划暂时放假停产,等待复苏,近20万从业人员5月份开始面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三四个月的“无薪长假”。
纺织行业的萎靡甚至让其上游的电脑刺绣机行业也陷入集体“休眠”。浙江珠光集团临海电脑刺绣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电脑刺绣机行业的龙头,公司总经理冯惠民告诉记者:“受纺织业不景气影响,国内电脑刺绣机行业产能萎缩了70%以上,依然还在开工生产的企业从450家减少到了只有几十家,这样波动是前所未有的。”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