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别让现金从你眼皮底下流走
别让现金从你眼皮底下流走。
在晋江市财政局日前主办的《企业如何利用财务管理渡过危机》的专题讲座上,记者遇到了前来听课的林先生。
林先生是晋江一家鞋业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是以接单生产为主。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林先生的企业在成功维持多数老客户订单的同时,还拓展了一些新客户,整体订单量不降反升。看到自己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仍持续上升,林先生颇为欣慰。然而就在不久前*,当林先生要加大投入引进设备的时候才发现企业资金吃紧,并没有多少流动资金。“咦,我的利润不是挺高的么?”
去年以来,许多企业主都有和林先生一样的困惑:“客户没有减少,利润是增加的,但是资金哪里去了?”
■本报记者 黄小环
老客户欠款带来坏账
林先生让财务部把去年9月份以来每个月的财务报表都送过来,再一次查看。“没错,每个月的总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与往年同期相比都是平稳上升的。如果我的收入和总利润是上升的,为什么我拿不出资金呢?”
困惑之下,林先生把营销部的主要业务人员叫了过来,开始询问:“你们都是负责老客户订单的,去年以来,这些老客户的订单量有没有减少?”得知老客户的订单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时,林先生不禁责问:“那是不是有谁为了保持订单量而擅自调低价格了?!不然怎么企业的资金开始吃紧了?!”
“价格并没有调低,但是由于客户的资金周转不过来,许多老客户前期支付的资金越来越少,欠款变多了。”一位业务员的回答提醒了林先生,他赶紧拿过财务报表,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果然应收账款逐月上升。而据业务员介绍,有些账款收回来的希望甚微。
如林先生的企业一样允许老客户欠款的企业还有许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严峻,为保住订单维持生产,许多企业在接单的时候,允许老客户加大负债下单。“结果大额应收账款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随着形势的日益严峻,企业的坏账风险也随之增加,于是出现了账面销售收入和利润可观,事实上资金流失的情况。”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新订单带来高成本
在林先生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除了应收账款,成本一栏的数据也是逐月大幅上升。上述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成本上升很可能是因为企业的新订单。“除了老客户的欠款越来越多,危机下,企业为求订单,努力开拓市场,接新订单也可能是企业资金流失的一大隐患。”
据一位拉链行业从业人士介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利润丰厚,企业对于成本控制方面并没有太重视,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管理。形势不好的时候,企业更没空去管管理方面的事,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寻求新市场,接新订单,新客户只要是现金全额付款且利润可观,企业马上接单。
新订单利润可观,但是将带来多少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以及隐性成本,最后企业究竟能获得多少净利?“许多企业长期缺乏一个成本核算体系,没有准确的成本数据,在承接业务时就缺乏决策依据。再加上秉着订单为王的观念,这些问题企业业务人员乃至企业主在接单的时候根本无暇顾及。”上述负责人表示,新订单究竟是盈是亏,有些企业后知后觉,直到现金流失后才知晓。“对这类企业而言,接单越多,说不定现金流失越多。”
□财经随笔
做企业家还是业务员?
金融危机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短板暴露了出来。有人说,就民营企业而言,企业主就代表企业,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竞争力。这话虽不尽然,却也没错。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那么企业主的职能就是组织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决策来实现资本增值,达到目的。在前期的发展中,晋江的许多企业主靠着在市场上拼搏,积累了身家。彼时,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
但正是由于前期的成功,不少企业主痴迷于自己的经验,陷入了误区。他们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靠业务做出来的,于是出现了重市场轻管理、重利润轻现金的行为,他们用业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来衡量企业盈亏,用自己心中那本账来代替财务。结果导致了决策失误,资金流失,苦苦挣扎后倒下。此时,这样的决策是错误的。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