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业:寒风透暖未来面临压力

      近年来,国人从国外廉价买回的衣服商标上标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也成为人们调侃的事情,从中反映出“中国制造”在遍及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被贴上了“廉价”的标签。

        如何摆脱为国外“打工”的身份,实现产业升级,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当务之急。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新的冲击,金融危机下的纺织业究竟能否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转型成功,做大做强,人们对其寄予了希望。

        纺织业成长中的烦恼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纺织业可以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07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26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占全国GDP的3.3%。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的纺织工业已经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之一,在全球纺织贸易市场占有1/3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全球纺织产业格局中具有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专业分工明确、劳动力成本低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发展的同时,纺织业也面临自身的问题和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抓住了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时机,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站住了脚跟。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以及面临持续发展,真正做大做强的压力,纺织工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布局不合理、能耗高、部分产能过剩等等问题制约了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向实体经济的蔓延,造成了外需不振,我国的纺织业出口遭遇寒流。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约3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并且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欧盟、美国和日本正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地区。出口订单的减少,造成纺织业市场供需失衡,企业经济日益困难,亏损增加。作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企业面临的困境,增加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资料,2008年纺织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需不足导致纺织业出口受阻、效益下滑,去年全年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增速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4.7%,回落9.5个百分点。前11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026亿元,增幅由去年同期增长36.9%转为下降0.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1.3亿元,同比增长97.7%,亏损面达到20.4%。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从开放引领走向创新引领:‘十四五’上海发展理念转型思考
      工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顺风车,你搭上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