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珠三角经济已出现回暖迹象 最坏时期已过去

      香港工业总会推出的珠三角香港企业调研报告虽然传递了该区域港企订单逐渐回升、珠三角经济有复苏迹象的讯息,但这或许并非是外部需求开始增加所致,而更是受惠于一系列短期政策和欧美日用零售库存消化将尽等因素而产生的短期效应。

      从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受访港企都表示,香港和内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植政策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要求还要进一步扩大政策扶植。在受惠出台的政策中,83%的港商认为暂停上调最低工资对企业发展的效用最大,同样超过八成的港商认为减免地方行政收费、暂缓缴纳员工社保具有效应,而认为上调出口退税、扩大信贷保证计划对公司发展效用很大的也达到近七成。

      与此相对,在关于企业设法开拓新收入来源的回答中,只有不到三成的港商表示会转变企业的主营业务或拓展新业务;只有34%的企业表示会更积极地在海外新兴市场寻找新客源;只有41%的企业表示会更积极地在内地寻找新客源。

      上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似乎凸显了目前企业还是没有摆脱“等靠要”的思维,多寄希望政府出台的政策扶植等外因,而少谋求企业的转型和增加附加值的内因。事实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本来是助企业一臂之力,但现在成为大多企业的“唯一救命稻草”,甚至有些企业利用信贷优惠政策向银行贷款,而所贷款并非为了拓展业务,而是流入资本市场等回报更高的领域。

      香港工业总会26日公布的针对100余家位于珠三角港资企业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有近半的受访企业表示自5月份以来,工厂订单有回升趋势,工厂用工情况已趋于稳定和停止裁员。不过,大部分受访企业同时也对下半年情况持保守态度。

      最坏时期已过去

      这次调查始于今年2月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三个月中,港资企业在珠三角面对的困难主要包括订单减少、企业盈利下降、买家拖欠货款上升等。

      其中,91%的受访企业认为,订单减少是遇到的最大困难;63%的受访企业表示总经营成本上升,甚至比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平均水平增加17%。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包括劳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上涨及人民币升值等。

      值得注意的是,买家拖欠货款也成为困扰港企的问题,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承认买家存在拖欠货款的情况,拖欠的货款约占企业同期营业额的22%。

      报告指出,面对困难,港企采取了缩减生产规模或停产、裁员、拓展海外传统市场、出口转内销以及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等措施应对。大部分受访企业虽然表示仍然将业务集中于海外市场,但也有41%的受访企业表示将更积极地在内地寻找新客源。

     

[1] [2] 
  • 相关阅读
    1. 印度新冠确诊超600万,大量纺织订单转到中国
      GC500:小身材,高效率
      报名啦!!CISMA2021正式启动!
      让缝纫的快乐不断线!
      中捷为全体员工健康大护航!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