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趋向低廉 服装品牌关注上游产业
根据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办公室(OTEXA)的报告,2008年,美国服装进口总量比2007年下降了2.7%,从中国的进口量减少了3.9%。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棉质服装供应国。2008年,越南对美国的棉质服装出口量上升26%,一跃成为美国棉质服装第四大供应国。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美国从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的进口量分别增长了8.3%、8.1%和5.5%。
经济危机迫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节衣缩食”。美国的服装零售商们为了保证利润,自2008年开始,逐渐将采购目的地从中国转向纺织服装价格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同时,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年一直走强,而近几个月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却走势趋弱,汇率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美国服装零售商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国家。
美国人对廉价产品更感兴趣
根据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办公室(OTEXA)的报告,2008年,美国服装进口总量比2007年下降了2.7%,从中国的进口量减少了3.9%。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棉质服装供应国。2008年,越南对美国的棉质服装出口量上升26%,一跃成为美国棉质服装第四大供应国。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美国从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的进口量分别增长了8.3%、8.1%和5.5%。
从美国一些零售商反馈的情况看,美国消费者对具有抗皱、防污等性能的服装青睐有加,除上述性能外,美国人对易于打理的服装兴趣浓厚。而且,美国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越来越关注面料特点,这些消费者普遍对棉的优点有较全面的认识。根据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办公室(OTEXA)的报告,全球超过6成的消费者喜爱穿着牛仔面料的服装,功能性纺织品服装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习惯,比如土耳其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抗皱服装,巴西消费者愿意为防污服装支付更高价钱,而德国和英国消费者则喜欢防水服装。
由此可见,功能性纺织品服装越来越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具有吸湿快干、抗皱、防水、拒污等功能的服装对35岁以下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在美国,运动装中采用功能性面料已经非常普遍,基于健康理念,美国消费者对运动装的消费欲望也呈上升趋势。
服装品牌关注上游产业
长期以来,服装品牌和采购商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购买需求的了解,然后明确自己产品的风格定位。但是这种被动的生产越来越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于是服装品牌和采购商不得不开始了解其上游产业——面料、纱线的动向。这种情形下,面料企业应该主动接洽服装企业,为客户想得更远才能发展更快。
为了符合服装品牌的需求,面料供应商们越来越注重运用新助剂增加纺织品的新功能。首先,面料供应商通过面料原料的变化使新产品具有冰爽、温暖、更加柔软细腻、活络等手感。其次是利用工艺变化,运用绣花、打孔、复合、贴膜及烫金等工艺,使面料具有新的功能。再次是通过后整理改变面料性能。从对世界各地消费者的调查可以看出,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手感舒适、色泽时尚,具有抗皱、抗菌、抗污等功能,面料的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后整理工艺实现的。在面料外观上,人们更喜爱滑细清洁。在面料光泽方面,流行趋势已从过去的无光到强光再到现在的膘光或镜面持久光泽效果。从全球市场来看,经过后整理的面料附加值普遍提高,也非常畅销。
独具特色的创意面料为时髦的消费者增加了更多选择。
柔软、色彩丰富的棉质针织面料和轻薄的纱质面料结合,如同莫奈的油画,浓郁的色彩融合在一起,憨拙的笔触里透着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