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比较优势陷阱”
金融危机的到来,只是加重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负担,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主要问题是过于依赖“比较优势”。虽然业界目前很困难,但是,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还是有机会的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40.6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9.03%,与上月-14.54%的降幅相比降幅有所缓和,但3月出口回暖现象属历年常态,纺织业仍未度过艰难期。其中,服装累计出口220.45亿美元,增幅为-5%,比上个月回升5-6个百分点。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出口拉动型,外贸依存度在40%以上。这是一种脆弱的经济模式,尤其是对于本身内需不足的国内市场来说。长期以来对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内源型经济一直发育贫弱,这使我们对外源型经济产生了依赖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初选择外源型经济是一种历史必然。
外源型经济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与地区跨国企业通过经济资源在全球有效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体现,同时也是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
因此,外源型经济通常表现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物流特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特征,和经济增长之源主要来自外部的发展特征。在外源型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当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时,外源型经济有可能为其他经济所取代,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外源型经济具有历史阶段性。
但是当一个历史阶段走向终结时,外源型经济所形成并固化的一些特征却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外源型经济的贡献
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外源型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外源型经济是推动中国现代工业、特别是沿海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其次,发展外源型经济是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就。另外,外源型经济是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促进者。大量外源型企业的进入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集聚,为充分利用土地、厂房与民宅等经济资源,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创造了条件,外源型经济的发展同样为国家提供了可观的税收来源。
可以说,外源型经济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欧美市场的需求剧烈下滑,使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产能显得相对过剩,同时,虽然近几个月国家一再调高出口退税率,但对于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分一部分利给外国的进口商,另一方面,本身OEM的赚头就不大,所以,多数加工企业日子很艰难,生死就在一线之间。
外源型经济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隐患,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外源型经济这种发展模式确实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反思。
近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出现的“民工荒”表明,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并不具有无限弹性,民工工资的增长意味着外源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正在趋弱,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导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跌趋势,与国内民工市场供求关系改变产生的成本上涨压力,最终会对外源型经济发展产生双向挤压效应。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