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东莞鞋机等机电企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2000多家鞋企盘踞的厚街镇,库存鞋渐渐成行成市,生意火爆,但至今厚街镇没有一个大型成品鞋市场。厚街镇委书记黎惠勤说,“目前,厚街的产业发展也已经进入到提升聚集效应的关键时刻,制鞋作为厚街的传统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提升潜力。以前我们只注意到生产环节,而很少涉及到商贸流通领域,如果可以将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结合起来,相信厚街鞋业的发展将会开创出一番胜景。”
鞋机等电气机械是东莞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这两大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创造了可观的产值。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即便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短板也暴露出来,集中体现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市场渠道以及人才等问题上。尽管下“内功”的好时机到了,但是处于产业链中的机电企业,他们究竟应怎样抓住主要矛盾展开攻势?作为一个全市机电产业发展缩影,厚街镇又该寻求怎样适合自己的路径?
行业技术含量高为什么也易受冲击?
越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就越能抵御危机的侵蚀。而此次金融风暴中,作为东莞高新技术领域代表的机电行业也不能幸免,尤其是电子信息行业受到的冲击很明显。
“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还是偏重外向型产业结构。不仅仅是机电产业,东莞的整个产业链都是受到这种冲击。这实际上不是一件坏事,以前东莞外销市场大,企业和政府都更加重视国外市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宪民说,“现在问题暴露出来了,逼着企业到国内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同时,这个时候也正好是东莞企业大练‘内功’之时。从全市范围来看,尽管现在东莞机电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进步,但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多功夫要下。”
市委党校经济研究室主任李秋阳认为,机电行业与市场需求有关,机械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周期更替没有衣服、食品那么快,为此需求市场的萎缩导致了企业受冲击相对明显。“通过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东莞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教训来看,越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和产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李秋阳说,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东莞机电产业仍旧相对分散,处于加工制造的产业链低端环节,可复制性强。
“人们对东莞的产业有一定误解,认为只要是服装、制鞋等传统行业就一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落后,而电子信息行业都是高技术型。事实上,传统产业里面有高新技术,而信息产业里同样存在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东莞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刘炯贤说。
产业链哪些环节急需完善?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对于现有机电产业链,究竟有哪些环节需要完善和润滑呢?对此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
作为厚街重点企业,昆盈电脑也是微软的代工企业之一。总经理李炯谅告诉记者,从产业链上的环节来看,现在对于公司来说,技术、资本都不是太大问题,李炯谅最头疼的事情是人才。“我自己去过华南理工大学这些学校找储备干部,为公司储备一批技术骨干,但是很多学生都不了解我们的企业,因此很难招到优秀的人才。”作为厚街镇重点企业之一,李炯谅认为,在储备高端人才上还是应该借助政府的平台,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李炯谅不同,创科电子在4年前就做好人才储备。通过国外的一系列并购,创科电子将国内那些被并购企业的开发部门连根拔起,全部移到厚街。目前厚街研发部已经承担起了设计、研发以及国际认可的安全测试等综合任务。创科副总裁何柏林坦言:“从机电产业链来看,我们觉得厚街镇乃至东莞、珠三角已经很成熟了。现在本异地采购以及物流,都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种效率还是很令我们满意的。”
“当前产业链环节最需要提升的就是产品和效率。”何柏林告诉记者,创科今年开始展开内销,但需要对产品进行相应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慢慢过渡,不是一蹴而就。对于企业而言,当前怎样研发适合国内的产品、提高生产以及渠道搭建效率最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