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09年:运动鞋服业“纵向切割”时代

      2008年运动鞋服行业的大洗牌,导致了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甚至业界广泛认为,运动行业格局已经形成,很难逆转。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形势,强者无需多言,弱势品牌崛起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宗文品牌顾问机构以多年的行业经验,再次剖析运动品牌如何应对新一轮的竞争,提出2009年鞋服业的“纵向切割”战法,供企业参考。
     
      “横向切割”,曾笑傲运动产业
     
      运动行业的“第一春”
     
      NIKE和adidas 以他们一贯高效的执行力,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占据中国体育运动市场的高端,将名字深深地印在中国消费者心上,与李宁、晋江系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2008年的奥运前夕,这一轮的竞争更加白热化,REEBOK、PUMA、CONVERSE、UMBRO、KAPPA等品牌继续猛烈入侵,国内的众多运动品牌也铆足劲狠拓其发展道路。从早期李宁的一枝独秀,到国际、国内品牌同台竞技,再到各强势品牌旗舰店的普及,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慢慢成熟了起来,越发注重运动衣着方面的消费。这样也使得运动品牌更加地集中起来,以“超市型集约化形态”出现在同一商圈、同一街区、同一商场的同一层楼,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国际品牌、李宁、晋江系的“横向切割术”
     
      从以往的竞争来看,运动品牌显然是采用“横向切割术”在中国市场“三足鼎立”。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横向切割”我们应看作最基础的消费群之争,也就是说,2008年前的行业竞争,基本上将中国运动装市场横向分割为“高、中、低”三块市场。自从在2004年左右各品牌的定位基本成型后,无论NIKE如何垄断高端资源,或是李宁如何主攻国内行业第一的席位,或是安踏如何主打爱国情怀,销量都可以迅速增长,但其定位依然各自为政――想让NIKE的消费群购买安踏是挺难“屈就”的,而想让安踏消费群购买李宁和NIKE则受限于消费能力。
     
      如同倍受关注的汽车产业:提到宝马、奔驰,立马会想到高端;提到大众,随即想到中端;说起夏利,立刻会想到经济实惠。“横向切割”确立的“三足鼎立”是行业成熟和蓬勃发展的标志,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
     
      此格局的形成对于发展中的弱势品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2008年后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势品牌定位一旦根深蒂固,当然牢不可破,逆流而上只会更为艰难。
     

     
      黄金时代,遭遇同质化瓶颈
     
      运动行业期待黄金时代
     
      似乎行业的大“洗牌”还未尘埃落定,由奥运引发的健身风潮却已来临。2009年运动服饰及各类体育用品成为中国市场的一大亮点。不经意间,运动行业迎来了“第二春”――后奥运黄金时代。其具体特征为:
     
      总量需求――更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中国体育产业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运动服饰业必将更加前程似锦。
     
      市场机遇――更广。随着运动元素植入休闲装,运动市场已逐渐入侵美特斯?邦威、以纯等品牌的休闲装市场;各类运动(如户外运动)的风靡,运动装又将得到更多高端成熟消费人群的青睐;童装成人化、体育教育的普及,运动市场又将赢得更多的幼儿、儿童、少年消费者。
     
      品类衍生――更多。高尔夫、乒乓、网球、篮球、足球、瑜伽等专业运动的普及,势必带动更多的运动装品类分支。
     

[1] [2] [3] 
  • 相关阅读
    1. 2019年全球运动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运动鞋制造业风光不再 各大厂商纷纷“出走”?
      耐克的AI数字应用:颠覆买鞋方式
      2018年运动鞋行业市场分析 本土品牌或面临挑战
      打假:安徽蚌埠当地警方集中销毁50万双假匡威、万斯等品牌运动…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