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行业品牌联盟:逆势转型新策略

      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成为共同的思考方向,其中,品牌化运作是众多话题中的焦点,这充分体现了业界对于原来以出口加工贸易性为主导的反思,对于内需市场的重视、对于未来竞争的判断。

      然而,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来说,大量的企业原来处于无品牌状态,即使有的企业曾经尝试做品牌,但也只是有品牌之名、无品牌之实。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企业转型障碍重重。

      我为服装企业老板讲课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真的已经认识到品牌运作的重要了,但有心无力,无从下手啊。”

      比如:品牌运作的经验与人力资源匮乏;渠道与终端资源奇缺,渠道建设又是成本高见效慢的过程;品牌起步阶段没有规模优势,缺乏品牌竞争的基本能力。

      这些障碍如果找不到解决策略,品牌之梦对于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来说,无异于镜中月水中花。

      战略确立之后,策略就是成败的关键。在对中国服装业进行再研究之后,上海战国策提出了“升级产业集群,打造品牌联盟”的解决方案,以期助中小服装企业快速走上品牌之路。

      寻找产业集群模式中的“休眠力量”

      产业升级、打造品牌,看起缺乏基础、困难重重,但如果认真研究中国服装产业的特点,我们说能找到其中蕴藏着“休眠的力量”。

      我国服装产业日益向集群化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在服装主产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出口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类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

      杭州的女装,宁波、温州的男装,晋江、石狮的休闲服,中山的休闲服,常熟的羽绒服等,都形成了完善的集聚产业链,这样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地,共计有一百多个。各产业集群的服装总产量已占到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70%以上,在企业早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成为了企业的孵化器,是企业起步时的十分温暖的小棉袄。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化,原本温暖的小棉袄,越来越成为限制企业正规化发展的束缚。主要体现在:

      -------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集群中企业的合作关系多为利用一定规模的上游市场降低采购成本、利用统一专业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利用集群规模效应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企业的战略方向、发展思路、运营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同质性,产品、款式、产品定位、销售策略、业务拓展模式等,都处处撞车,千军万马走一条路,再宽的马路也十分拥挤,。

      -------竞争手段单一,利润日趋微薄。集群式发展让企业成本降低,物美价廉成为了企业早期快速成长的法宝,也是多年延用的唯一法宝,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竞争压力加大,不少集群地开始动用唯一的法宝进行“自残式”价格竞争,企业陷入了微利或亏损的泥沼。

      --------渠道建设十分脆弱,企业缺乏品牌出海口。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大多属于专业市场依托型集群,即集群内企业主营同一种产品,并通过区域内或邻近地区专业市场进行经营。这类集群占全部服装产业集群的60%以上。长期以来,企业通过专业市场,走批发模式,与销售商之间处于现款、现货、现场交易的极度松散型关系。这样的关系一度让企业十分舒服,不去关心品牌与渠道的建设,更不用说终端建设了。
      
      许多老板对此感慨万分:“我们刚起步的品牌,自建渠道没有实力,渠道招商却没有竞争力,这是最大的难题。”

      在看到这件小棉袄已经不合身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一脱了之,而是要从这种模式背后去寻找积极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放大,同时弥补最短的那块板。

      这些积极因素主要是: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域内产业朝着更专业、更灵活,企业间形成了有机的配套体系;完整、强大的供给能力、多选择性的产业链也为集群内企业的差异化和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多年来形成的商脉与人脉,也使企业有了抱团突围的合作基础。

      然而,这抱团如何才能抱得紧、抱得牢、抱得更有实效呢?

      品牌联盟是抱团突围的最佳策略

      其实,“抱团”一说多年前就在产业集群地很流行,也出现了一些措施,最常见的就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出面,组织企业集体参加展会;加大对产业集群地知名度的宣传,打造“××服装名镇”等。

      然而,展会的烟花散了,众多小舢板还是没有组成大军舰,小品牌依然还是小品牌;名镇的名气大了,但企业的品牌建设、渠道建设依然难度很大,服装毕竟不象茶叶、火腿那样可以形成“原产地品牌”。

     

[1] [2] 
  • 相关阅读
    1.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温州瓯海服装行业协会莅临杰克参观交流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